其次,周凱亮在接受警方詢問時表現(xiàn)異常。據(jù)負責錄口供的警員描述,周凱亮全程顯得很不自信,坐立不安,眼睛不敢看著警察,卻一直盯著警察打字的手不停地咽口水。這些反常行為引起了警方的懷疑。
此外,周凱亮在3月1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現(xiàn)也引起了公眾的質(zhì)疑。他在鏡頭前突然崩潰痛哭,但細心的觀眾發(fā)現(xiàn)他在抽泣的間隙嘴角閃過一絲詭異的微笑。這種不合時宜的情緒表現(xiàn)讓更多人開始懷疑他與父母失蹤案有關(guān)。
6。2游戲群里的自白
3月12日,警方接到了一個關(guān)鍵舉報。一位自稱是周凱亮游戲群友的人向警方報案,稱周凱亮在游戲群里承認自己殺害了父母,并詳細描述了作案過程。
據(jù)這位舉報人透露,周凱亮在群里吹噓自己"不僅在游戲里厲害,現(xiàn)實中更牛掰,連親爸親媽都敢殺"。他還詳細描述了如何與謝臻麒一起殺害并肢解雙親的過程。這一爆料成為了案件的轉(zhuǎn)折點。
與此同時,周凱亮的表姐蕭穎君也向警方透露,周凱亮曾向她坦白殺害并肢解雙親的事實,還交代了犯罪動機和過程。她說,周凱亮將自己形容成一個"冷血動物"和"心理變態(tài)",并表示自己從小就因父母的高期望而承受巨大壓力。
6。3鐵證如山的現(xiàn)場
3月14日,警方?jīng)Q定對周凱亮進行正式審訊。面對警方的質(zhì)問,周凱亮很快就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并供出了謝臻麒是同伙。
次日,警方突襲了大角咀海興大廈的出租屋,發(fā)現(xiàn)了前文描述的恐怖場景。在密封的c房內(nèi),警方找到了兩個被鐵鏈鎖住的小型冰箱,里面分別存放著周榮基和蕭月兒的頭顱和部分尸塊。東芝牌冰箱冷凍層有女子人頭,旁邊有一個黑色垃圾袋,內(nèi)裝兩位死者的衣物和身份證。
在d房內(nèi),警方發(fā)現(xiàn)了一張大木桌,桌上有滿是血跡的砧板,下方有兩個紅色塑膠桶、一個湯鍋和兩把刀,桶內(nèi)有七把刀和斷裂的鋸條等工具。墻邊有三個用膠帶紙密封的黑色垃圾袋,每個內(nèi)有一個密封黑色塑膠箱,裝有人體尸塊,每個密封塑膠袋還放有大量除臭丸、袋裝除蟲劑和干燥劑等物品。
此外,警方還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了多部手機、預付電話卡、寫有12個電話號碼的紙張(用于兩人聯(lián)絡)、以及大量除臭用品。通過分析這些證據(jù),警方還原了周凱亮和謝臻麒精心策劃的犯罪過程。
七、法庭上的羅生門
7。1互相推諉的被告
2014年7月29日,這起轟動香港的肢解父母案在高等法院開庭審理。兩名被告分別是29歲的周凱亮和35歲的謝臻麒,他們均否認兩項謀殺控罪,但承認兩項阻止合法埋葬尸體控罪。
在法庭上,周凱亮和謝臻麒互相推諉責任。周凱亮聲稱自己有精神病,殺人是在發(fā)病時被謝臻麒引導所為,因此不應被認定為謀殺。他還表示,整個計劃都是謝臻麒一手策劃的,自己只是從旁協(xié)助。
而謝臻麒則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說法。他在警方錄口供的片段中表示,自己沒有殺人,是周凱亮打開膠箱后,他才看到里面的人體部分。他說:"他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表示自己只是按照周凱亮的指示處理尸體。
謝臻麒還稱,周凱亮曾威脅他,如果不幫忙處理尸體,就會傷害謝臻麒的母親。他解釋說,自己之所以一度承認殺人,是因為被警方連續(xù)審訊了17小時,在極度疲勞和壓力下做出了不實供述。
7。2懸殊的智商與精神狀態(tài)
為了證明周凱亮有精神問題,辯方請來了兩位精神專家。他們指出,周凱亮有胡思亂想的癥狀,且家族中有精神病史,因此可能患有遺傳性精神疾病。
然而,控方專家反駁稱,周凱亮在接受警方調(diào)查時表現(xiàn)正常,甚至在描述殺人過程時還帶著笑意,明顯沒有精神問題。他們還指出,周凱亮在作案前后的一系列行為,包括精心策劃、使用多個電話卡、處理尸體等,都顯示出他頭腦清醒、思維縝密。
更具說服力的是,法庭對兩人進行了智商測試,結(jié)果顯示周凱亮的智商高達126,遠高于平均水平;而謝臻麒的智商僅為84,低于平均水平。這一巨大差距使得陪審團更傾向于認為周凱亮是主謀,而謝臻麒可能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此外,謝臻麒的前女友出庭作證稱,謝臻麒曾在工作中受過嚴重腰傷,之后變得非常自卑,容易受人指使。警方還發(fā)現(xiàn),謝臻麒在2010年曾因感情問題嘗試過三次自殺(燒炭、服老鼠藥、吞水銀),雖然獲救但腦部受到永久損傷,記憶力變差,反應遲鈍。
7。3令人不適的庭審過程
在庭審過程中,法庭播放了周凱亮和謝臻麒的口供錄像,以及警方在現(xiàn)場拍攝的照片和視頻。這些內(nèi)容極其血腥恐怖,令陪審團成員和旁聽者都感到不適。
據(jù)報道,庭審期間有兩名陪審員因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申請退出,導致陪審團人數(shù)從7人減至5人。法官考慮到后續(xù)可能還有陪審員要求退出,決定解散陪審團,重組九人陪審團后重新審訊。
法官對七名陪審員表示歉意,并宣布他們終生無需再出任陪審員。這一決定在香港司法史上極為罕見,可見此案的殘忍程度和對陪審員的心理沖擊之大。
八、真相大白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