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碎的家庭
1。1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
唐志會出生在陜西安康市漢濱區(qū)恒口鎮(zhèn)安子溝村一個普通農家,原本有一個六口之家,父母和四個孩子。12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悲劇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2000年的一天,唐志會的母親與本村一家村民因瑣事發(fā)生沖突,這本是農村常見的鄰里糾紛,卻演變成了一場血腥慘劇。對方竟將她的母親活活打死,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消逝,留下了一群無助的孩子和破碎的家庭。
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讓年幼的唐志會無法接受。她不明白,為什么一場小小的爭吵會導致母親永遠離開他們。更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的是,隨后弟弟因醫(yī)療事故離世,姐姐和妹妹又意外溺水身亡,短短幾年間,六口之家只剩下唐志會和父親兩人。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間支離破碎,只留下無盡的痛苦和回憶。
1。2不公的判決與絕望的父親
案發(fā)后,兇手一審被安康中院判處無期徒刑,這讓唐志會一家稍感安慰,以為正義得到了伸張。然而,二審時陜西省高院以防衛(wèi)過當為由,將兇手改判為15年,并判決民事賠償一萬元。這個結果讓唐志會的父親唐紀友難以接受,他認為判決不公,對二審結果提出了強烈質疑。
更令唐家不滿的是,兩次開庭都沒有通知被害者家屬參加,這讓他們感到被忽視和不尊重。唐紀友多次申訴,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在經歷了一系列打擊后,絕望的父親最終選擇了離家出走,留下年僅十多歲的唐志會獨自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
唐志會回憶道:"父親因接受不了判決,申訴無果后離家出走,把只有十多歲的我遺留在家里。而這是讓我原本凄慘的命運也在此刻向更深的深淵墜落。"一個十多歲的女孩,突然失去了所有的依靠,不得不獨自面對生活的重壓和心靈的創(chuàng)傷。
二、為學費踏上維權路
2。1輟學危機與賠償款的希望
父親離家出走后,唐志會不得不獨自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在經歷了多重打擊后,她明白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沒有經濟來源的她,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更不用說支付學費和住宿費了。15歲時,唐志會面臨輟學的危機,她的內心充滿了絕望。
就在這時,她想起了母親死亡賠償金的事情。法院判決的一萬元賠償款,對方只支付了三千元,還有七千元沒有支付。如果能拿到這筆錢,她就可以繼續(xù)完成學業(yè)。這個想法給了她一線希望,她決定前往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強制執(zhí)行剩余的賠償款。
2。2維權之路的艱難起步
2003年下半年,唐志會開始不斷到市、省兩級法院請求執(zhí)行剩余的賠償金。然而,這條路遠比她想象的要艱難得多。她不僅沒有拿到賠償款,還經常與工作人員發(fā)生沖突。
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幫助,反而遭到了兇手家屬的毆打。唐志會回憶道:"跑到我們家整個人騎在我身上,拽著我的頭發(fā),然后就用拳頭一拳頭一拳頭打。"一個手無寸鐵的少女,面對這樣的暴力對待,除了哭泣和忍受,別無他法。
無奈之下,唐志會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前往安康中院要求強制執(zhí)行。然而,法院的工作人員卻將責任推到了省高院,讓這個年僅十多歲的女孩拿著撿木耳賺的錢獨自前往省城維權。無依無靠的她就像無根的枯葉一樣隨風搖擺,在各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卻始終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答復。
三、勞教所里的黑暗歲月
3。1少女的"犯罪"與勞教判決
2003年,年僅15歲的唐志會因不斷上訪和要求執(zhí)行賠償款,被當地政府視為"麻煩制造者"。她被指控"擾亂社會秩序",最終被決定勞動教養(yǎng)。這個決定對一個未成年的少女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12月12日,唐志會被關押在勞教所,度過了兩年暗無天日的時光。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只是想要回母親用生命換來的賠償款,卻要遭受這樣的懲罰。在勞教所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和無助。
3。2勞教所里的非人待遇
在勞教所里,唐志會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她后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道:"我這里面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玩具一樣的新鮮感,有的人手、腳、指甲都長得很長,他們都會要我蹲下來用牙齒去給他們咬。"這些描述讓人難以想象,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經歷了怎樣的痛苦。
更令人痛心的是,唐志會的右眼在勞教所里被管教人員打傷。她回憶道:"哭的話要是被管理人員聽到了,他會問你哭什么?里面的人就說他想出去了,看管人員就會厭煩我,把那個監(jiān)視門一開,就一警棍打到我這個眼睛上。當時打下去,那個眼睛就是一片漆黑,那個眼珠子里面積血了。"
這次傷害對唐志會的影響是深遠的。三年后,她的右眼完全失明,永遠失去了光明。這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是心靈上的重創(chuàng)。唐志會后來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就偷偷的流淚,我的心就跟那把刀子一樣的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