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經(jīng)過縝密偵查,警方將目光鎖定在了張某某的室友周立人身上。當天,周立人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在周立人的住所,警方查獲了一個棕色小瓶,瓶身標簽已被撕掉;在他隨身攜帶的藥包中發(fā)現(xiàn)多顆藥丸;在張某某保留的麥片中,均檢測出超正常量的秋水仙堿成分。這些證據(jù)鏈完整地證明了周立人投毒的犯罪事實。
4。2關鍵證據(jù):秋水仙堿與"游魂行動"筆記
秋水仙堿是一種劇毒物質(zhì),也是本案中的關鍵證據(jù)。通過對張某某的尸檢和對殘留麥片的檢測,警方確認張某某系急性秋水仙堿中毒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還查獲了周立人的一本筆記,其中記錄了他的犯罪動機和心理活動。在這本名為"游魂行動"的筆記中,周立人寫下了"低劣基因必須清除這狗東西,害得我共情能力下降,差勁的基因得清除掉!"等極端言論。
這些筆記內(nèi)容直接證明了周立人投毒并非臨時起意,而是有預謀、有計劃的犯罪行為。他對張某某的敵意已經(jīng)達到了極端的程度,甚至將對方視為需要清除的"低劣基因"。
此外,警方還發(fā)現(xiàn),周立人早在2024年1月就開始從網(wǎng)上下載關于秋水仙堿的資料,并購買了該劇毒物質(zhì)藏于寢室衣柜。這表明他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策劃這起投毒案件。
4。3犯罪動機:報復與測試的雙重心理
在審訊過程中,周立人承認了投毒的事實,但對于犯罪動機卻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方面,周立人表示,他投毒是因為與室友的矛盾不斷升級,尤其是在得知室友聯(lián)名要求學校調(diào)換宿舍后,他感到被孤立和排斥,于是產(chǎn)生了報復心理。
另一方面,周立人又辯稱,他往室友周某某的麥片中投秋水仙堿"只是想測試",觀察周某某服用后的身體反應,為自己制痛風類藥做準備。他聲稱自己體檢時發(fā)現(xiàn)尿酸偏高,雖然還沒出現(xiàn)痛風癥狀,但突發(fā)奇想決定自己制作痛風預防藥。
然而,周立人的這一辯解顯然站不住腳。因為他投放的秋水仙堿劑量高達100mg,而正常治療痛風的秋水仙堿日劑量不超過6mg。如此大的劑量,明顯超出了"測試"的范疇,足以證明他具有殺人的主觀故意。
此外,周立人還在筆記中明確表達了對張某某的敵意和殺意,這進一步證明了他的犯罪動機是惡意的、有預謀的。
五、法庭交鋒:從一審到上訴的法律較量
5。1一審開庭:鐵證如山的指控
2025年1月9日上午,"湘潭大學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開庭當天,湘潭大學學生、老師自發(fā)到場,現(xiàn)場座無虛席。27歲的周立人戴著手銬,在法警的押解下出現(xiàn)在法庭。他面孔圓潤白凈,剃短平頭,身高約一米八。
公訴機關宣讀起訴書,指控周立人因與室友發(fā)生矛盾心生不滿,在室友周某某的麥片中投放秋水仙堿,導致張某某食用后中毒身亡。公訴機關認為,周立人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法庭上,周立人表示對罪名無異議,但辯稱,他往室友周某某的麥片中投秋水仙堿"只是想測試",觀察周某某服用后的身體反應,為自己制痛風類藥做準備,沒想到被張某某食用。
張某某的姐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時找不到中毒原因是家屬最崩潰的事。"如果周立人能及時站出來,或許這個結果就會不同,即使毒性很強沒有解藥,至少態(tài)度能說明他想救回這條命,可是他連這種機會都沒有把握。"她還表示遲來的道歉沒有意義,一個年滿27歲的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5。2一審宣判:死刑的正義裁決
2025年4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周立人故意殺人案。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被告人周立人為泄私憤,向寢室內(nèi)兩名室友共食的罐裝麥片內(nèi)投放劇毒物質(zhì),致張某某一人死亡,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法院具體指出,周立人因日?,嵤聦κ矣巡粷M,利用所學專業(yè)知識,趁機投毒,意圖殺害兩名室友,周某某因未食用而幸免;在張某某毒發(fā)搶救期間,刻意隱瞞事實,延誤救治,終致張某某多器官系統(tǒng)功能衰竭身亡;案發(fā)后,試圖隱匿和銷毀重要物證掩蓋罪行、逃避懲罰,犯罪動機卑劣,主觀惡性極深,社會影響惡劣,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懲處。
最終,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周立人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一判決既彰顯了法律的威嚴,也為受害者及其家屬討回了公道。
一審宣判后,周立人表示不服,于2025年7月1日提起上訴。他以"社交能力缺陷"作為減刑理由,試圖將罪名從"故意殺人"降格為"故意傷害"。
張某某的姐姐在得知周立人上訴后表示:"我們認為他并沒有真心認錯,不原諒,我們一定會應對到底,要讓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5。3庭審焦點: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