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步驟:
1。煮米粥:大米加清水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25分鐘至米粒開花(粥底濃稠);
2。加薯粿:放入掰碎的薯粿塊,繼續(xù)煮8分鐘(期間攪拌2次,防止粘底,薯粿塊煮至軟糯融入粥中);
3。調(diào)味:加冰糖、桂圓肉攪勻至融化,關(guān)火燜5分鐘;
4。成品特點:粥品濃稠粉糯,紅薯的甜香融入粥底,不膩不淡,老人早起當暖胃粥,農(nóng)忙后喝一碗補體力,成了“村頭暖心薯粿粥”。
(五)配套便民服務(wù)
1。農(nóng)忙套餐:2個芝麻即食薯粿+1碗薯粿粥+1小碟咸菜,售價六文,咸菜從村小賣部拿(阿妹與小賣部合作),農(nóng)忙時村民買一套當午飯,頂餓又省事。
2。孩子專屬裝:1袋花生薯粿脆+2個艾草薯粿,售價七文,裝在卡通布兜里,家長買給孩子當放學零食,粉糯不粘牙,孩子都愛吃。
3。提前預(yù)訂:讓村小賣部幫忙登記預(yù)訂(村民電話口頭留言),阿妹按訂單做薯粿,清晨放在小賣部,村民路過就能取,不用等現(xiàn)蒸。
阿妹提前搗好薯泥、做好薯粿,第二天清晨剛把攤擺好,第一袋芝麻即食薯粿就被小賣部張老板買走了。張老板咬一口,眼睛一亮:“阿妹,這薯粿加了芝麻真甜!比以前還糯!再給我來三十個,放鋪子里當早餐賣!”
不一會兒,村頭的村民就圍了過來,帶孩子的婦人買花生薯粿脆,走親戚的大叔訂薯粿禮盒,阿妹忙得額頭冒了汗,手里的木槌卻越搗越穩(wěn),臉上的愁容也散了。
三、石臼飄香,反轉(zhuǎn)破詭計
第八天清晨,阿妹的薯粿攤前擺著剛做好的薯粿品,禮盒、塑封袋堆在竹蒸籠旁,林晚星幫阿妹寫了塊木牌:“陳氏老石臼薯粿,新味試吃,買禮盒送小袋炒芝麻”。剛擺好,就圍滿了人,連之前去買速食面點的村民都來了。
“阿妹,給我訂兩盒薯粿禮盒!”“我要四份農(nóng)忙套餐,帶回去給下地的家人!”“幫我裝十個艾草薯粿,下午??!”
阿妹正忙著給張老板打包薯粿,忽然聽到村頭傳來趙琳的聲音:“大家別買!陳阿妹的薯粿是爛紅薯做的,吃了鬧肚子還發(fā)苦!我昨天買了個,現(xiàn)在還難受呢!”
村民們停下手里的動作,疑惑地看著阿妹。阿妹急得臉都紅了:“不是的!我的薯粿用的都是剛挖的紅心甜薯,沒摻過爛的,怎么會鬧肚子!”
趙琳手里舉著個放了兩天的速食糯米團(故意捏變形,假裝是阿妹的薯粿),沖村民們喊道:“大家看!這就是我昨天從她這買的,又硬又苦,你們可別上當!”說著就要遞給旁邊的孩子。
林晚星上前一步攔住她:“趙琳,別裝了。昨天你往阿妹的薯泥里摻隔年紅薯、往餡里撒鹽的時候,村頭看菜園的李伯都看見了——他清晨巡園時,正好撞見你在攤前鬼鬼祟祟,而且我們已經(jīng)把你散布謠言的事告訴了官府,官差馬上就到!”
趙琳的臉瞬間白了,她還想狡辯,就見李伯從菜園走出來:“我親眼看見你往阿妹的薯泥桶里倒皺皮紅薯,還往餡料碗里撒白花花的鹽,你別想賴!”村民們也紛紛幫腔:“我剛吃了阿妹的花生薯粿脆,甜糯得很,哪有苦味!”“你那速食面點一股子添加劑味,我們才不買!”“阿妹的薯粿做了二十年,我們信得過!”
這時,幾個官差快步走來,趙琳腿一軟,被帶走時還不忘瞪了阿妹一眼。
系統(tǒng)光屏亮起【終極劇情反轉(zhuǎn)·石臼傳承】
【煥新成果:陳氏薯粿攤試營業(yè)八天,每天賣出兩百多個即食薯粿、三十五份禮盒,清晨和農(nóng)忙時段都得排隊。村頭的兩家小賣部訂了兩百五十個薯粿,鎮(zhèn)上的小超市也來訂禮盒,銷量比攤前翻了三倍】
【阿妹的轉(zhuǎn)變:她不再坐在竹編凳上嘆氣,每天天不亮就去挖紅薯搗薯泥,還學會了按訂單做不同口味的薯粿,在每個包裝上貼個小標簽,寫著“即食薯粿冷藏存4天,薯粿脆需密封,薯粿粥現(xiàn)煮現(xiàn)吃”。她把青灰石臼擦得锃亮,石臼旁擺著村民送的新鮮紅薯,常對來買薯粿的人說:“搗薯泥就像過日子,得用心選好每一塊紅薯,搗透每一口泥,粉糯夠了,味才真。以前我以為大家只圖快,現(xiàn)在才知道,樸實的老薯香,從來都有人念”】
【意外之喜:鎮(zhèn)上的早餐店老板見阿妹的薯粿火了,主動來訂薯粿粥當特色早餐,還邀請阿妹去店里現(xiàn)場搗薯泥做示范;阿妹還收了個喜歡傳統(tǒng)面點的小姑娘當徒弟,教她選紅薯、搗薯泥、包薯粿,讓母女傳承的薯粿手藝有了新希望】
清晨的陽光透過曬谷場的楊樹葉灑在村頭,阿妹正給張老板遞過剛打包好的艾草薯粿(裝在透明塑封袋里,整整齊齊碼在竹籃中),張老板笑著說:“阿妹,這薯粿一擺出來,我鋪子里的人就沒斷過!”阿妹笑著摸了摸手里的木槌,青灰石臼里正搗著剛蒸熟的紅薯,清甜的薯香順著村頭的小路飄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