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步驟:
1。處理蠶豆與檸檬皮:煮熟的蠶豆放涼后,用勺子壓成細(xì)膩豆泥(保留少許小顆粒增加口感);干檸檬皮磨成細(xì)粉,去除硬梗備用。
2。打發(fā)黃油與混合原料:軟化的黃油放入大碗,加白砂糖、鹽,用打蛋器低速打發(fā)至顏色變淺、體積微脹(約1。5分鐘);加入蠶豆泥、檸檬皮粉,繼續(xù)攪拌1分鐘至融合;篩入低筋面粉、玉米淀粉,用刮刀翻拌至無干粉,形成松散粉團(tuán)。
3。揉面與塑形:用手將粉團(tuán)揉成不粘手的光滑面團(tuán),蓋上保鮮膜松弛15分鐘(讓面團(tuán)更易塑形);松弛好的面團(tuán)放入保鮮袋中,搟成厚度約0。7cm的薄片,取出后用圓形模具壓出小餅,剩余面團(tuán)重新揉勻搟薄再壓模。
4。烘烤定型:烤盤鋪油紙,將小餅擺好,刷一層蛋黃液,撒上熟南瓜子仁;烤箱提前預(yù)熱至165c,放入烤盤中層,烤12-14分鐘至表面呈微金黃色(注意觀察,避免檸檬皮粉烤焦)。
5。成品特點(diǎn):酥體呈淺黃綠色,表面泛著蛋黃的油亮,咬開后能看到蠶豆的細(xì)小顆粒,入口酥松不扎嘴,蠶豆的清甜混著檸檬皮的清香,咸甜平衡不膩口——陸大叔揣著酥趕路,餓了咬一塊,連說“比炒豆子不費(fèi)牙,比糖酥不齁人,春日趕路吃著格外舒坦”,這便成了“晚星檸檬蠶豆酥”。
(三)綠豆豌豆粥·晨起清潤款
-適配場景:晨起早餐、茶館配茶,綿密清潤,冷熱皆宜,解春燥
-基礎(chǔ)原料:
-主料:綠豆80g(提前用清水泡3小時(shí))、新鮮豌豆100g(去殼)、大米100g(提前泡30分鐘)、小米50g(增加粥的綿密感)、冰糖25g(清甜不膩,適合初春)
-輔料:純凈水1200ml(煮粥用)、干檸檬皮5g(泡軟切絲,增香解膩)、蜜餞山楂30g(去核切小丁,增加酸甜味)、枸杞5g(提前泡軟,最后撒表面)
-關(guān)鍵步驟:
1。預(yù)處理食材:綠豆泡軟后瀝干;大米、小米泡好后瀝干;豌豆、蜜餞山楂丁、枸杞洗凈備用;干檸檬皮泡軟后刮去白瓤,切成細(xì)絲備用。
2。煮制底粥:砂鍋中加入純凈水,放入綠豆、大米、小米,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慢慢煮35分鐘至綠豆開花、米粒軟爛,期間不時(shí)攪拌(防止綠豆粘底)。
3。加入配料:放入豌豆、檸檬皮絲、蜜餞山楂丁,繼續(xù)煮15分鐘至豌豆變軟、山楂的酸甜味融入粥中;加入冰糖,攪拌至完全融化,關(guān)火后撒上泡軟的枸杞,燜3分鐘讓味道融合。
4。食用與保存:煮好的粥放涼后吃清潤解燥,加熱后吃暖身不膩;若一次吃不完,放涼后放入冰箱冷藏,2天內(nèi)食用完畢,再次食用時(shí)加熱至溫?zé)峒纯桑ū苊夥磸?fù)沸騰破壞口感)。
5。成品特點(diǎn):粥體呈淡綠色,綠豆的瑩綠、豌豆的淺黃、山楂的暗紅、枸杞的鮮紅點(diǎn)綴其中,入口綿密不糊嘴,綠豆的清潤混著豌豆的鮮甜,帶著淡淡的檸檬香與山楂的微酸——晚星早上盛一碗給謝景淵,他邊喝邊說“這粥比冬日的甜粥清爽,春日喝著不燥,還能解春困”,這便成了“晚星綠豆豌豆粥”。
(四)薺菜鮮肉包·茶館主食款
-適配場景:茶館加餐、趕路主食,咸鮮清爽,冷食不硬,熱食多汁
-基礎(chǔ)原料:
-主料:新鮮薺菜200g(去根洗凈,焯水?dāng)D干切碎)、豬肉末120g(肥瘦比例2:8,減少油膩)、面粉250g(中筋面粉,發(fā)酵用)、酵母4g(溫水化開)、白砂糖5g(促進(jìn)酵母發(fā)酵)
-輔料:純凈水120ml(和面用)、食用油10ml(炒餡用)、生姜3g(切末,去腥)、蔥花5g(提香)、鹽2g(調(diào)味)、生抽3ml(增鮮)、白胡椒粉0。5g(提味)
-關(guān)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