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劑與包餡:
-醒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揉勻后分成8等份(每份約40g),用手掌壓成直徑8cm的圓面片(中間厚邊緣薄,避免包餡時露餡)。
-取25g蝦餡放在面片中央,像包包子一樣捏緊收口,輕輕揉圓后,用搟面杖搟成直徑10cm、厚度1。5cm的圓餅(搟時力度均勻,避免餡被搟破),邊緣用手指捏出一圈小花紋(增加美觀度,也能防止煎制時餡汁溢出)。
4。煎制定型:
-平底不粘鍋燒熱,倒入10ml菜籽油,轉動鍋體讓油均勻覆蓋鍋底,油溫六成熱時(油面微冒青煙,手放在上方能感覺到熱度),放入圓餅。
-中小火煎3分鐘,至底面金黃,用鏟子輕輕翻面,再倒入剩余10ml菜籽油,繼續(xù)煎3分鐘(期間可輕輕按壓餅身,若能快速回彈,說明內部已熟)。
-煎好的餅放在吸油紙上,吸去多余油脂(減少油膩感,更健康),待涼至室溫后再裝袋(避免熱氣悶軟,保持酥脆口感)。
5。成品特點:
-餅身呈淺金黃色,表面帶著蕎麥的細微顆粒感,咬開后能看到蝦肉的瑩白與蝦皮的淺褐,入口外酥里軟,既有新麥的醇厚香氣,又有蕎麥的粗糧質感。
-蝦餡鮮而不腥,梅干醬的微酸恰到好處地解膩,香蔥的清香與芝麻的醇香(可在煎制前撒少許白芝麻在餅表面)層層疊加,冷食時口感依舊緊實,不會發(fā)硬,熱食時蝦香更濃郁,一口下去滿是煙火氣。
-林小滿把餅裝進油紙袋,掛在貨郎擔上,走村串巷時餓了就咬一塊,連說“比燒餅頂餓,比肉包便攜,走一天路吃兩塊就夠了,還不耽誤叫賣”,這便成了“晚星鮮蝦蕎麥麥餅”。
三、麥香送遠客,煙火滿春途
林小滿將鮮蝦蕎麥麥餅仔細裝進油紙袋,塞進貨郎擔的夾層里,又從擔中取出兩卷彩色絲線遞給晚星:“姑娘做的餅太合我意,這絲線你留著做針線活,下次來我再帶些海邊的干貝,你再做些帶海味的點心。”
蘇繡娘則捧著木盒,挑了塊繡著梅花的手帕送給晚星:“這麥餅的香氣配著梅干醬的酸,繡活時吃一塊特別解乏,下次我?guī)┬聲竦拿犯蓙?,麻煩姑娘再做些酸甜口的小食?!?/p>
謝景淵幫著晚星把剩下的麥餅裝進陶甕,又從灶臺上端起剛煮好的大麥茶,遞給林小滿與蘇繡娘:“這茶解膩,配著麥餅吃正好?!绷中M接過茶,喝了一口便挑起貨郎擔,邊走邊喊著“賣絲線咯,還有晚星姑娘做的鮮蝦麥餅”,聲音漸漸消失在村路盡頭。
蘇繡娘也推著竹編小車離開,走前回頭笑道:“過三天我再來取點心,姑娘可別忘了留些給我?!蓖硇切χc頭,看著她的身影融進麥田邊的暮色里。
晚風卷起麥浪,帶著新麥的香氣飄進小院,謝景淵收拾著灶臺,晚星則坐在石凳上,手里捻著林小滿送的絲線,想著下次用干貝做些什么點心。灶臺上的陶甕里,鮮蝦蕎麥麥餅的香氣還在彌漫,混著麥風與煙火氣,成了初春末最踏實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