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剩余的25g野蜂蜜、棗泥,繼續(xù)攪拌至完全融合(確保棗泥與蜜均勻分布,每口都有甜香)。
-最后放入金銀花、葡萄干與腌好的野菊花瓣(連同碗中剩余的蜜汁一起倒入),用刮刀輕輕翻拌兩下(避免過度攪拌打碎花瓣,保留食材形態(tài))。
3。預處理模具與靜置粉漿:
-方形蒸盤內(nèi)壁均勻刷一層食用油(或鋪一層油紙,邊緣留出2cm,方便脫模),將調(diào)好的粉漿緩緩倒入蒸盤中,用刮刀輕輕刮平表面(確保厚度均勻,約1。5cm)。
-用筷子在粉漿表面扎幾個小孔(防止蒸制時內(nèi)部產(chǎn)生氣泡,導致糕體不平整),蓋上保鮮膜(留少許縫隙透氣,避免水汽滴入粉漿),靜置20分鐘(讓粉充分吸收水分,蒸制后更軟糯)。
4。蒸制與定型:
-蒸鍋提前加水燒開,待水沸騰后,將蒸盤放入蒸鍋中層,蓋上鍋蓋,轉(zhuǎn)中火蒸25分鐘(蒸制時間根據(jù)糕體厚度調(diào)整,厚度增加需延長時間)。
-蒸制15分鐘時,可揭開鍋蓋觀察,若表面凝固,用筷子插入糕體中心,拔出后無濕粉漿帶出,說明已熟(若仍有濕粉,需繼續(xù)蒸5-8分鐘)。
-蒸好后關(guān)火,不要立即開蓋,燜5分鐘(避免溫差過大導致糕體回縮),隨后取出蒸盤,放在冷卻架上晾涼至室溫(熱食時偏黏,晾涼后口感q軟,不粘牙)。
5。脫模與切塊:
-待糕體完全晾涼后,用刀沿蒸盤邊緣劃一圈,將油紙(或糕體)完整取出,放在案板上。
-用刀切成邊長5cm的正方形小塊(切前刀身蘸少許清水,避免粘刀,切面更整齊),每塊糕上都能看到金銀花的銀白、野菊花的鵝黃、葡萄干的深紫與棗泥的暗紅,色彩豐富。
6。成品特點:
-糕體呈淺琥珀色,表面光滑,入口先嘗到野蜂蜜的醇厚甜香,接著是糯米的軟糯在舌尖化開,隨后金銀花與野菊花的清苦緩緩浮現(xiàn),中和了甜膩,最后是棗泥的綿密與葡萄干的酸甜收尾,層次豐富且溫和。
-小石頭捏著一塊糕,小口咬下,眼睛立刻亮了:“奶奶,不苦,甜絲絲的!”周桂蘭嘗了一塊,連連點頭:“軟和不粘牙,娃吃著不費勁兒,還帶著花草香,比鎮(zhèn)上的糖糕強多了?!标惡桃材闷鹨粔K,笑道:“這糕比餅子軟,采藥時揣兩塊,餓了掰著吃,不噎喉,還能清熱,正好?!睆堈乒竦碾S從趕來時,嘗了一塊,當即道:“姑娘,這糕我們酒樓也收!客人飯后吃一塊,解膩又舒服,每日要三十塊!”這便定名為“晚星金銀野菊蜜軟糕”。
三、甜糕贈鄰里,花草香漫山
周桂蘭見小石頭吃得歡喜,便從竹籃里取出野山棗,遞給晚星:“姑娘,這棗你留著,下次我再熬些棗泥來換糕。”晚星笑著收下,裝了五塊軟糕放進油紙袋,遞給周桂蘭:“周嬤,這點心您先帶回去給小石頭吃,不夠再來換?!毙∈^抱著油紙袋,拉著周桂蘭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山塢腳下走去,嘴里還念叨著“明天還要來換糕”。
陳禾幫著把給張掌柜的軟糕裝籃,又從藥簍里取出一小包曬干的蒲公英:“晚星姑娘,這蒲公英能清熱解毒,下次來我?guī)┬迈r的,你再做些帶苦味的點心,先生說夏天吃些苦的好?!蓖硇墙舆^蒲公英,點頭應(yīng)下:“好啊,下次用蒲公英配著綠豆,做些清熱的涼糕?!?/p>
張掌柜的隨從提著裝滿軟糕與桃干酥的竹籃,笑著道:“姑娘的手藝越發(fā)好了,這軟糕在酒樓定受歡迎,我明日多帶些銀子來?!闭f罷,便快步往鎮(zhèn)上走去,竹籃晃動,甜香與花草香一路飄散。
午后的日頭漸烈,晚星將剩余的軟糕切成小塊,用竹簽串起,放在竹篩上晾曬——這是要做成半干的軟糕干,更耐存放,適合陳禾帶去采藥。謝景淵則在灶房煮起了金銀花菊花茶,放入兩勺野蜂蜜,煮得茶湯澄黃,盛在粗瓷碗里,涼透后喝一口,清苦中帶著甜潤,驅(qū)散了夏日的燥熱。
晚星坐在竹架旁,翻曬著軟糕干,看著謝景淵端來兩碗涼茶,忽然覺得,這夏日的日子,就像這軟糕一般,軟糯溫潤,藏著草木的清與蜂蜜的甜。山塢的風又吹來了,帶著晾曬的花草香與軟糕的甜香,掠過院中的桃李樹,漫向山道,漫向鎮(zhèn)上的酒樓,也漫向山塢腳下周桂蘭家的小院,將這份夏日的甜意,送到了每一個盼著清潤滋味的人身邊。
夕陽西下時,軟糕干已曬得半干,晚星將其收進陶甕,與桃干酥分開放置。謝景淵在院中生起炭火,準備烤些菌子,晚風里,除了草木香與甜香,又多了幾分菌子的鮮香。兩人坐在木桌旁,喝著涼茶,聊著明日要做的點心,身影在夕陽的余暉里,漸漸與這山塢的夏日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