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10g(軟化,增加香氣)
-白芝麻20g(一半混入面團,一半撒在表面)
-白糖10g(調(diào)味)
-關鍵步驟:
1。原味酪體中加入低筋面粉、黃油和白糖,揉成光滑面團,醒發(fā)10分鐘;
2。將面團分成10個小劑子,搓成小球,用手掌按扁;
3。表面刷一層清水,撒上白芝麻;
4。放入平底鍋,用小火烙5分鐘,翻面再烙3分鐘,至兩面金黃酥脆;
5。成品特點:外酥里嫩,芝麻香濃郁,酪體的奶香與黃油的香氣融合,便攜又美味,適合街頭售賣。
-匠人心得:“古法酪品,貴在‘誠’與‘實’。誠者,用料不欺,手法不虛,對街坊真心也;實者,分量足,味道正,讓食客吃得滿足也。做此酪,需懂‘守’——守住古法的真,守住做酪的誠,才能讓酪品在古街立足。柳氏后人切記,酪道之傳,在‘古’,更在‘今’——讓古法酪品適應時代,才能傳得長久?!?/p>
王胖子看著林晚星用舊銅勺攪拌酪體,又看著蘇晴認真地蒸雜糧酪糕,悄悄走上前:“那個……芝麻能借我點嗎?我也想試試手工研磨?!绷滞硇切χf過石臼:“當然可以!你看,這樣研磨,芝麻才香?!?/p>
四、酪香融古街,反轉再獲同行贊
三個小時后,古法酪品終于做好了。林晚星給街坊們每人盛了一小碗蜜漬果酪:“大家嘗嘗,不好吃不要錢!”街坊們嘗了一口,都贊不絕口:“這味道真地道!比王記的甜品清爽多了!”“雜糧酪糕也好吃,早上吃一塊,能頂一上午!”
王胖子拿著自己做的芝麻酪酥,嘗了一口,眼眶瞬間紅了:“這味道……和柳老夫人當年做的一模一樣!我年輕時吃過一次,一直記到現(xiàn)在。對不起,我之前不該找茬,是我太心急了?!绷滞硇切χf:“王掌柜,我們不是來搶生意的。你做甜品,我做酪品,我們一起把古街的吃食生意做好,讓街坊們有更多選擇,不好嗎?”
王胖子點點頭:“好!以后我家甜品鋪的客人要是想吃酪品,我就推薦到你這兒來!”周掌柜也笑著說:“這才對嘛!古街的生意,要的就是‘和和氣氣’。”
系統(tǒng)光屏瞬間亮起【終極劇情反轉·古街歸位】:
【分號成果:柳氏酪坊分號順利開業(yè),每天都有很多街坊來買酪品;“蜜漬果酪”“雜糧酪糕”成了古街的“招牌吃食”,甚至有鄰街的人專門來買;周阿瑤也成了分號的“小幫工”,跟著林晚星學習柳氏酪道】
【王胖子的轉變:他不僅和柳氏酪坊達成合作,還主動向林晚星請教“手工工藝”,把自家甜品的用料也換成了真材實料;他后來成了柳氏酪坊的“宣傳員”,逢人就說“柳氏酪品是真的好”】
【意外之喜:周阿瑤在整理舊物時,發(fā)現(xiàn)了柳老夫人年輕時的“酪坊賬本”,上面記載著“以酪濟貧”的故事——柳老夫人當年經(jīng)常給街上的窮苦人送酪品;林晚星深受感動,在古街也開展了“送酪活動”,每周給孤寡老人送一次酪品】
“林姑娘,蘇姑娘,謝謝你們!”周阿瑤笑著說,“我娘要是知道柳氏酪坊又開起來了,肯定會很開心。”林晚星點點頭:“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柳氏酪道,本來就是要在街坊中傳承的。”
五、老灶跨時空,酪道新篇續(xù)古情
傍晚時分,夕陽灑在“柳氏酪坊分號”的老灶臺上,林晚星和蘇晴一起收拾工具,周阿瑤則在給街坊們裝芝麻酪酥。王胖子也來幫忙,一邊裝酪品一邊說:“明天我?guī)Ш⒆觽儊?,讓他們也學學手工研磨芝麻?!?/p>
周掌柜往老灶臺里添了把新的柴火,火焰“噼啪”作響,映著滿桌的古法酪品和街坊們的笑臉——有質(zhì)樸,有溫暖,更有跨越時空的傳承。白承宇(系統(tǒng)同步記錄)在筆記本上寫下:“柳氏酪道的傳承,是一場與‘過去’的對話。從柳老夫人的‘以酪立坊’,到林晚星的‘跨時空傳藝’,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以酪為媒,以誠傳情’的初心?!?/p>
林晚星翻開“柳氏酪道初記”,在“恐龍酪餅”的旁邊,寫下了“蜜漬果酪”“雜糧酪糕”及“芝麻酪酥”的配方,旁邊加了一行小字:“2024年夏末,穿古街,續(xù)古法,柳氏的酪道,是童趣的甜,是古法的誠,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和’——守住和氣,才能傳得下百年古情。”
古槐街的老槐樹上,夕陽的余暉慢慢褪去,風一吹,滿街的酪香混著古街的煙火氣,飄得很遠很遠——這香味,不僅暖了古槐街的清晨和黃昏,更暖了跨越時空的傳承之心,像柳老夫人當年希望的那樣,永遠質(zhì)樸,永遠傳承。
突然,腕上的“酪”字印記再次發(fā)燙,眼前的景象又開始扭曲——林晚星和蘇晴回到了現(xiàn)代的“晚星酪鋪”,老槐樹下,劉達還在給孩子們演示石臼研磨芝麻。林晚星看著手里的“柳氏初代酪品手記”,笑著說:“我們把古法酪品也加到共享酪坊的體驗課里,讓現(xiàn)代人和古人,一起感受柳氏酪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