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歸途見徘徊,胡同藏困事
城東早市的晨霧剛漫過“王嫂面攤”的新木案,林晚星腕上的“酪”字印記便淡成了若有若無的淺痕。蘇晴正幫王寡嫂把最后一碗陽春面遞給出工的漢子,轉(zhuǎn)頭見她望著城北胡同的方向出神,笑著遞過個溫?zé)岬牟枞~蛋:“又在琢磨啥?王嫂說要把你教的面方繡在布帕上,說這是柳氏給寡嫂的‘定心符’呢。”
林晚星剛接過茶葉蛋,就聽早市口傳來陣遲疑的腳步聲,一個穿著灰布長衫、背微駝的老人在路口來回踱步,手里攥著塊沾著面粉的舊屜布。他頭發(fā)花白,眼角布滿皺紋,見林晚星看過來,猶豫半晌才上前:“您是柳氏糕坊的林姑娘吧?老朽姓陳,以前在酒樓當(dāng)點心師傅,退下來后在胡同口開了個‘陳記包子鋪’。前陣子隔壁‘劉記饃鋪’的劉二,見我年紀大了手腳慢,就模仿我的肉包子,卻在餡里摻碎紙殼壓秤,還在胡同里說我老眼昏花,包的包子缺斤少兩。現(xiàn)在沒人敢來買,鋪子快撐不下去了……”
林晚星還沒應(yīng)聲,眉心的系統(tǒng)光屏已亮起:
【柳氏食道傳承系統(tǒng)·胡同加盟模式已激活】
【當(dāng)前狀態(tài):協(xié)助陳老重啟“陳記包子鋪”,轉(zhuǎn)型為柳氏面點胡同加盟鋪,完成“老廚守藝”任務(wù),驗證柳氏食道對“老年從業(yè)者”場景的適配性】
【關(guān)鍵線索:城北胡同是平州城的“老居民區(qū)”,多是退休老人、居家主婦、上學(xué)孩童、小商販;客群偏愛“暄軟、餡足、熱乎”的吃食,口味偏咸香、微甜;陳老做面點四十余年,擅長發(fā)面,對餡料調(diào)味有獨到心得,雖手腳慢,但手法扎實;胡同附近有糧鋪、肉攤、菜攤、水果店,面粉、豬肉、青菜、豆沙等原料易獲取】
【隱藏危機:隔壁“劉記饃鋪”的劉二,是個貪小便宜的人。他見陳老年紀大,就搶了生意,還偷偷把陳老發(fā)面用的酵母換成了失效的,讓包子發(fā)不起來,又把他準備的新鮮豬肉餡換成了發(fā)臭的碎肉。聽說林晚星要來幫忙,劉二還在陳老鋪子的門楣上涂了黑灰,故意晦氣人】
二、初見陳老,壞酵臭餡藏愁容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帶著蘇晴、李翠娥往城北胡同去。剛到胡同口,就見“陳記包子鋪”的門楣上沾著黑灰,一個老人正踮著腳用布擦,正是陳老。鋪子里冷清清的,案板上放著袋結(jié)塊的酵母,旁邊的盆里裝著發(fā)臭的碎肉,幾只蒼蠅圍著轉(zhuǎn)。
“陳老,我是柳氏糕坊的林晚星,來幫您?!绷滞硇亲哌^去,幫他扶下梯子。陳老回頭,露出雙黯淡的眼睛,聲音沙?。骸傲止媚铩蓙砹?!劉二天天在胡同里說我壞話,還換了我的酵母和肉餡,這鋪子是我一輩子的心血,要是沒了,我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咋過……”
說著,他掀開旁邊的籠屜,里面放著幾個硬邦邦的小包子:“這是我昨天試做的,酵母失效,包子沒發(fā)起來,跟石頭似的,根本沒法賣?!闭f著,一個穿著短打、滿臉橫肉的漢子晃了過來,手里拿著個摻了碎紙殼的包子,陰陽怪氣地笑:“喲,陳老頭,還沒把鋪子關(guān)了???我說林姑娘,你別白費力氣了!他這年紀,連包子都捏不圓,我那饃鋪一天能賣上百個包子,他連二十個都賣不出去!”
陳老氣得手抖:“劉二!是你換了我的酵母和肉餡,還在我門楣上涂灰!你太過分了!”劉二冷笑一聲:“你有證據(jù)嗎?我看你是老糊涂了!我這就去告訴胡同里的人,你用臭肉包包子,吃了要生病,看誰還敢來買!”說罷甩著袖子走了。
李翠娥氣得直跺腳:“這劉二也太壞了!陳老別怕,有林姑娘在,咱們肯定能做出比他好的包子!”林晚星拍了拍陳老的肩:“陳老,別難過,我們用柳氏的法子做包子,您負責(zé)調(diào)味,我們幫您打下手,肯定能比劉二的包子香,讓胡同里的人都來您這買!”
三、胡同包子新配方,舊鋪煥新藏包香
陳老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趕緊去翻抽屜:“我以前做包子就靠老手藝,現(xiàn)在原料被換,啥都做不出來。林姑娘,你說咋做,老朽的手藝還在!”林晚星接過陳老遞來的舊面盆,笑著說:“陳老,咱們就用胡同的新鮮食材,做幾款適合胡同人吃的‘家常包子’,暄軟餡足,熱乎好吃?!?/p>
她翻開柳氏手記,結(jié)合系統(tǒng)線索和陳老的情況,開始寫新包子的配方:
(一)豬肉大蔥包·招牌款
-適配場景:退休老人早餐、出工漢子加餐、居家主婦主食
-基礎(chǔ)原料:
-中筋面粉500g(胡同糧鋪剛磨的新面,暄軟)
-活性酵母5g(干貨鋪新到的,發(fā)面用)
-溫水250ml(發(fā)面用,溫度35c左右,不燙手為宜)
-白糖5g(幫助酵母發(fā)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