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頭遇冷清,老粥陷滯銷
老巷的粉香還未散盡,林晚星腕上的“酪”字印記便泛起暖光。她剛幫阿明兄妹把新研發(fā)的肥腸米粉配方整理好,就見阿蕊拎著個掉了底的粥桶匆匆跑來,桶沿還沾著未干的粥漬:“晚星姑娘,快去南橋!陳叔陳嬸的‘陳家粥鋪’快撐不下去了!”
南橋是平州城的“早市聚集地”,陳家粥鋪曾是橋頭的早餐招牌——陳叔夫婦做粥二十年,從小米粥到大米粥,每碗粥都熬得綿密濃稠,十年前為了方便照顧癱瘓的老母親,夫妻倆把粥鋪搬到了橋頭,街坊們晨練、買菜路過,都愛來喝一碗熱粥??勺詮陌雮€月前橋頭對面開了家“新式早餐店”,賣著現(xiàn)磨豆?jié){、三明治,還搞“早餐組合半價”活動,陳家粥鋪就變得門可羅雀。
林晚星趕到時,只見陳叔蹲在粥鋪門口的煤爐旁,手里攥著塊發(fā)黑的粥勺,面前的大粥桶里只剩小半碗涼透的小米粥。他穿著沾著粥痕的藍色工裝,手背布滿老繭,眼角的皺紋里沾著些許煤煙;陳嬸坐在旁邊的矮凳上,手里縫補著破了洞的粥碗布,小聲問:“老陳,今天還是沒人來喝粥嗎?”旁邊的案板上,裝著各色雜糧的布袋子都見了底。
“晚星姑娘,你可算來了。”陳叔站起身,聲音沙啞,指了指對面的新式早餐店,“那店的早餐花樣多,還便宜,年輕人都愛去那買,我這老手藝熬的粥,一天賣不出五碗,連買雜糧的錢都湊不齊了。再過幾天,我就得把這熬了二十年粥的桶賣了,帶著你陳嬸和老母親去城里撿廢品……”
話音剛落,一個穿著西裝、拿著計算器的男人走了過來,他是新式早餐店的老板老吳,手里拿著一份轉讓合同:“陳叔,我最后問你一次,把粥鋪的位置讓給我,我給你一千八百文,夠你給老母親買些營養(yǎng)品。你這慢火熬的老粥,早就跟不上年輕人的節(jié)奏了!”
陳叔把粥勺護在身后,把陳嬸攬到身邊,語氣堅定:“我不讓!這粥鋪是我和你陳嬸的心血,就算喝西北風,我也不賣!”
林晚星眉心的系統(tǒng)光屏隨即亮起:
【柳氏食道傳承系統(tǒng)·橋頭粥品煥新模式已激活】
【當前狀態(tài):協(xié)助陳叔陳嬸盤活“陳家粥鋪”,升級粥品品類,吸引不同客群,完成“夫妻守鋪”任務,驗證柳氏食道對“中年夫妻傳承手藝”場景的適配性】
【關鍵線索:南橋客群涵蓋晨練老人、上班白領、帶娃主婦、趕集村民,偏愛“綿密濃稠、營養(yǎng)健康、口味多樣”的粥品,既需要“傳統(tǒng)雜糧粥”,也想嘗試“創(chuàng)新咸甜粥”;陳叔夫婦的熬粥手藝扎實,但只有小米粥、大米粥、綠豆粥三種,品類單一,缺乏新意;橋頭附近有糧鋪、菜場、干貨攤,紅豆、紫薯、山藥、瘦肉等原料易獲?。魂愂迳瞄L把控熬粥火候,陳嬸擅長搭配雜糧,只是不懂如何創(chuàng)新粥品種類和拓展客源】
【隱藏危機:老吳為了逼走陳叔夫婦,暗中讓伙計在粥鋪門口扔爛菜葉,還在橋頭散布“陳叔的粥不新鮮,用的是隔夜米”的謠言。更過分的是,他趁陳叔送老母親去看病時,偷偷往粥桶里加了生水,導致陳嬸熬出的粥又稀又澀,損失了不少老顧客】
二、老粥試新味,夫妻重拾信心
林晚星舀起一勺小米粥嘗了嘗,對陳叔夫婦說:“陳叔,陳嬸,你們的粥熬得綿密香濃,比新式早餐店的速食粥香多了。大家不來喝,不是因為粥不好,是因為品類單一,沒新意。咱們給粥加些新原料,再搞點粥品配餐,肯定能吸引街坊來喝?!?/p>
陳叔嘆了口氣:“可我們只會熬三種粥,也不知道加什么好……”林晚星笑著拿出柳氏手記:“別擔心,我教你們。咱們結合街坊的需求,做幾款‘特色營養(yǎng)粥’,要是三天后能把粥賣光,你們就繼續(xù)守著粥鋪;要是賣不完,我?guī)湍銈兏蠀钦?,讓他給你們合理的補償。”
陳嬸眼里燃起微光:“晚星姑娘,真的能讓大家來喝我們的粥嗎?”林晚星點點頭,陳叔也跟著點了點頭,握緊了手里的粥勺。林晚星結合系統(tǒng)線索和陳叔夫婦的手藝,開始設計新粥品配方,陳叔負責把控火候熬粥,陳嬸負責準備原料和配餐,三人分工協(xié)作,很快就投入到忙碌的制作中。
(一)紫薯山藥粥·養(yǎng)生款
-適配場景:晨練老人、注重健康的主婦當早餐,營養(yǎng)又養(yǎng)胃
-基礎原料:
-大米300g(糧鋪新磨的)
-紫薯200g(菜場新鮮的,去皮切成小塊)
-山藥200g(菜場新鮮的,去皮切成小段)
-小米100g(糧鋪的)
-紅棗50g(干貨攤的,去核切成兩半)
-冰糖30g(調(diào)味,根據(jù)口味調(diào)整)
-清水2500ml(熬粥用)
-關鍵步驟:
1。大米、小米提前浸泡30分鐘,紫薯、山藥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紅棗洗凈去核;
2。鍋中加清水,大火燒開后放入大米、小米,轉小火熬煮20分鐘,期間不停攪拌防止糊底;
3。加入紫薯塊、山藥段、紅棗,繼續(xù)小火熬煮30分鐘,至粥體綿密,紫薯、山藥軟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