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腦子里已經(jīng)浮現(xiàn)出明天晚上,家里那張寬大的木質(zhì)餐桌上
擺滿色香味俱全的中國菜,爸媽一邊驚訝地贊嘆
一邊吃得停不下筷子的場景了。
老爸麥克可能會一邊咕噥著“這辣玩意兒夠帶勁”
一邊偷偷猛扒米飯;老媽瑪麗肯定會好奇地問東問西,試圖搞懂“醬油”和“老抽”的區(qū)別…
想到這里,伊森忍不住傻笑起來。
前世他是個孤零零的社畜,過年都難得回家一趟。
這一世,雖然家庭背景天差地別,但這對典型的美國紅脖子父母卻給了他毫無保留的、粗糙卻真摯的愛。
爸爸會默默幫他修車,教他打獵;
媽媽總會擔心他吃不好穿不暖,每次回家都恨不得把他喂胖十斤。
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所在的州,對中國的了解僅限于新聞和蹩腳的中餐館
但他們愿意包容兒子一切“奇怪”的愛好和選擇,并真心為他每一次回家而感到高興。
這就是家啊。不需要多么偉大,溫暖踏實就好。
提著大包小包回到公寓,伊森開始興奮地整理他的“軍火庫”
把調(diào)料分門別類放好,腦海里反復(fù)演練著明天的烹飪步驟。
他甚至翻出前世記憶里美食視頻的旁白,琢磨著該怎么用英語跟爸媽解釋“炒糖色”和“熗鍋”的精髓。
窗外,夜色漸深,但伊森公寓的燈一直亮著,充滿了忙碌而歡快的氣息。
對即將到來的一周假期和家庭團聚的期待,像暖流一樣包裹著他,洗刷掉了所有案子的血腥和陰霾。
一周假期!回家!做好吃的!
天也藍,水也甜,連匡提科的空氣里都彌漫著自由和幸福的味道!
這就是社畜…不,前社畜、現(xiàn)FbI咸魚分析員伊森·米勒,所能想象到的、最完美的犒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