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濃郁的、酸中帶澀、繼而回甘的獨特味道沖擊著味蕾。
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接受,反而有一種粗糲又扎實的滿足感。
“好喝!地道!”伊森豎起大拇指,又喝了一大口。
這味道,像極了老北京的歷史,沉淀而真實。
豆汁兒碗:?。?!居然被老外夸了,這老外不對勁?
焦圈:被泡得軟乎了~使命達成。
接著,蔥爆羊肉、干炸丸子、醋溜木須、麻豆腐…一道道地道菜肴端上來。
伊森不僅能準確地說出菜名,還能點評一二,甚至能和老板聊兩句烹飪火候,再次驚掉了林楓和張隊長的下巴。
蔥爆羊肉里的蔥段:被爆得賊香,羊肉老弟,合作愉快。
干炸丸子:外酥里嫩!滾來滾去~蘸點椒鹽美滋滋。
伊森吃得心滿意足,仿佛回到了前世和同事下班后搓一頓的感覺。
只不過身邊的伙伴從程序員變成了刑警,討論的話題從代碼bug變成了案件痕跡。
回到公寓,伊森照例和塞拉斯視頻。
他興奮地講述著今天的案情突破和美食體驗。
屏幕那頭的塞拉斯,看著伊森眉飛色舞、完全融入新環(huán)境的樣子,眼中充滿了溫柔。
他的男孩,無論在哪兒,都能閃閃發(fā)光。
“看來北京很適合你?!比沟统恋穆曇魝鱽?,“不過,別忘了…”
“知道知道,”伊森搶答,對著屏幕眨眨眼
“FbI的案子,分析科的大家,還有你…我永遠的最強后盾和…歸途?!?/p>
保溫杯:嗝~狗糧吃飽了…老夫先去睡會兒…
屏幕里的塞拉斯:嘴角上揚幅度+1。
內心:歸途…這個詞不錯。
日子在充實的交流、美味的探索和與塞拉斯的日常視頻中飛速度過。
伊森憑借其“開掛”般的洞察力和前世對中文網絡梗的莫名熟悉,迅速成為了中方刑偵總隊技術科最受歡迎的“美國專家”,沒有之一。
技術科的指紋比對系統(tǒng):今天又是被伊森先生快速鎖定目標的一天…效率碾壓全場…
伊森的辦公椅:已成功混成技術科編外成員,享受和中國同事一樣的午睡枕頭待遇。
保溫杯:嘖,隔壁工位那小張,又偷偷用單位微波爐熱榴蓮餅…這味兒…上頭。
這天下午,技術科接到一個緊急協查請求。
郊區(qū)一個大型冷鏈物流倉庫發(fā)生火災,撲滅后,在清理廢墟時,發(fā)現了一具被嚴重燒焦、身份不明的尸體。
更棘手的是,火災起因不明,且尸體被發(fā)現的位置和姿態(tài)有些蹊蹺,當地警方懷疑可能是一起縱火謀殺案,但苦于現場破壞嚴重,找不到有力證據。
相關的照片和初步報告被迅速傳到了技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