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分析結果令人心驚:
組織掌握的基因編輯技術遠超公共領域的認知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挑戰(zhàn)了倫理邊界,顯示出有強大且隱秘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數(shù)據(jù)碎片指向全球多個地點,包括西伯利亞的廢棄礦山、南太平洋的私人島嶼、甚至某些戰(zhàn)亂地區(qū)的難民營,都可能是其進行“素材”采集的潛在據(jù)點。
碎片化的內部通訊顯示,“普羅米修斯之火”并非單純的犯罪集團,而是一個有著嚴密教義和終極目標的邪教式科學狂人組織。
他們相信通過“凈化”人類基因庫,犧牲掉的個體只是必要的“燃料”。
“他們不是在殺人,而是在進行一種他們認為更崇高的‘篩選’和‘鍛造’?!?/p>
伊森看著分析報告,感到一陣生理性的不適,“這種將人物化、將暴行合理化的意識形態(tài),比任何單純的貪婪都更危險?!?/p>
塞拉斯站在全息地圖前,上面標記著幾個模糊的紅點,是可能的目標區(qū)域。
“我們必須找到他們的核心節(jié)點,打斷他們的供應鏈和指揮鏈。沃爾科夫級別不低,但他的知識主要集中在技術實施層面。我們需要找到更高層的‘引火者’?!?/p>
根據(jù)沃爾科夫終端里恢復的零散物流信息,一條關鍵的“素材”運輸路線浮出水面:
受害者大多先被集中到東歐某個交通樞紐,再進行分流。
塞拉斯決定兵分兩路:
一路由雷納德和奧列格負責前往那個東歐樞紐城市。
他們需要混入當?shù)氐暮谑泻妥咚骄W(wǎng)絡,尋找與“普羅米修斯之火”相關的運輸商和中間人。
雷納德的圓滑世故和奧列格的武力威懾,在這種環(huán)境下能發(fā)揮奇效。
另一路由塞拉斯和伊森主導追蹤一批近期可能被運往南太平洋某島嶼的“特殊素材”。
這條線索更直接,風險也更大,很可能直接觸及組織的核心運營點。
塞拉斯和伊森偽裝成富有的環(huán)保投資者,搭乘私人飛機抵達了一個靠近目標海域的度假島。
根據(jù)情報,目標島嶼名義上屬于一個神秘的歐洲基金會,對外宣稱是進行海洋生態(tài)研究,但衛(wèi)星圖像顯示其上有不符合科研規(guī)模的建筑群和隱秘的碼頭。
在當?shù)?,他們租用了一艘游艇,進行外圍偵察。島嶼戒備森嚴,無人機巡邏,靠近的船只都會被警告離開。
一天傍晚,伊森和塞拉斯在游艇甲板上,假裝欣賞日落,實則觀察島嶼動向。
伊森看似隨意地擺弄著望遠鏡,實則全神貫注地“傾聽”著:
游艇的雷達:檢測到島嶼西南角有間歇性低頻信號發(fā)出……不是常規(guī)通訊,更像是……水下信標?用于引導潛艇或特種水下運輸器?”
海風帶來的咸濕空氣:嗯……除了海藻味,偶爾有……非常淡的消毒水味飄過來,雖然很快被海風吹散……
海鷗:嘎!那個島不好我的伙伴靠近那邊的垃圾排放口,發(fā)現(xiàn)過……用特殊袋子裝著的醫(yī)療廢物,嚇死鳥了”
這些信息碎片在伊森腦中拼湊:
水下運輸通道、嚴格的消毒、隱秘的醫(yī)療廢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