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黑山崖大隊的來歷了。
前身的確是土匪,而且還有一個響當當?shù)拿枴?/p>
清風寨綠林好漢寨!
當年打小八嘎的時候,清風寨大當家的把全部積蓄、存的糧食,都拿出去支援抗戰(zhàn)。
甚至,連帶著寨子里好些青年也跟著上了前線。
戰(zhàn)爭是殘酷的,能回來四五個那都是祖宗在下面磕炸了頭求來的。
民風是彪悍的,家底更是沒有的。
想要把沒了頂梁柱扛事兒的日子給過起來,把孩子們給拉扯大,那寨子里的女人們自然就要站出來。
不強勢一點,就會被人家看不起,被欺負。
她們沒文化,也不認識幾個字兒。
可心里面知道,要把家給看好了,把孩子們給養(yǎng)大。
因此,當初計劃經(jīng)濟的時候,通知各家各戶只能養(yǎng)三只家禽。
甚至,想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這種大型牲口都得去公社申請的時候。
別的大隊,驚慌、焦慮,而后捏著鼻子認下。
只有黑山崖大隊眾人一頭霧水。
啥玩意兒?孩兒他爹沒了不說,這想吃肉也不給吃了?
這下好,骨子里的匪性直接占據(jù)了主導,家里的女眷像是靈巧的猴子一樣。
從山上,直接蕩著藤蔓、繩子下了山,拿著菜刀等家伙什就沖進了公社。
一哭二鬧三上吊,比劃著抹脖子的、喝藥的。
又或者是先喂孩子喝藥,而后再去跳崖的。
這家伙整的,家家戶戶都有烈士勛章,公社領導見到這個狀況,一揮手!得!
不管了!只要你們能把孩子給養(yǎng)起來,不讓黑山崖大隊絕了門戶,你們怎么著都行!
養(yǎng)吧養(yǎng)吧,除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還能有啥辦法?
家家戶戶都有烈士,沒了一個兩個的是常見,三五個的也是惺忪平常。
一家子都沒了的,也不在少數(shù)。
從那之后,黑山崖大隊就安安分分地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自己養(yǎng)殖,吃飽喝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