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正下午,已入秋了,yan光柔和,曬得她很舒服。
廚娘端上了茶水,李佑倒好遞與她手中,指尖微觸,她直直地接過來,沒有躲。
“下午跟我去巡田怎么樣?我買了好多魚苗、蝦苗”
李佑從未接觸過農(nóng)事,他出身詩書之家,雖然喜歡習(xí)武,但并未種過地,但既然未婚妻邀請約會,哪怕是去田里,有何不從呢。
“好啊。”他捏緊茶杯,耳后微紅,聲音仿佛從壯碩的x腔擠出來。
魚苗蝦苗下水2月就可上市,洛水瑤選的品質(zhì)好,全都活蹦亂跳在水里。
她褪去鞋襪,走進(jìn)水田中細(xì)細(xì)查看,又不時撈出幾個迎著日光查看,長得很好,t型也很大,預(yù)計(jì)再有一個月就可以收獲了。
連看了幾個田,她在水里走,李佑懷抱著她的鞋襪在岸邊跟著。
直到夕yan西斜,水變涼了,水下之物看不太清,才慢悠悠的上了岸。
她坐在田埂邊,李佑蹲在面前,抬著她的小腿放在自己膝蓋上,順手拉起潔白的中衣給她擦去腳底的泥水,腳趾的縫隙也一一擦g凈,然后自然地給她穿上了鞋襪。
在這村里,尋常婦夫之間都是這樣相互扶持,李佑與她,很快有了一種淡淡的溫情。
對于丈夫,她沒有什么要求,她也不知道該怎么對待未婚夫,以后的丈夫。
一切行事只能是憑感覺,還好,對方也不讓她反感,她們相處起來很舒服。
手里一下子多了幾百畝地,要做的事情就多了。
晚上,廚娘睡在廚房,晴雨和她睡臥室,李佑單獨(dú)睡在書房的竹榻上。
第二天,洛水瑤就將自己的計(jì)劃安排下了,繼續(xù)采購魚蝦苗,讓錢家和趙家分別看管了200畝,剩下的她讓晴雨帶著林家三兄弟管起來。
說是分三家,但晴雨受洛家人看重,眾人隱隱以她為首。
下魚蝦苗、種蓮藕、茭白,采摘山貨、刮生漆,要做的事情多了。晴雨按照洛水瑤的吩咐去村里找了日結(jié)的兼職工人,一天10文錢,不分男nv老少。
這下家里因火災(zāi)受損的村民踴躍而來,洛水瑤這個名字也打響了。
晴雨早出晚歸,和林家三兄弟忙得腳不沾地。
現(xiàn)在陪洛水瑤每日散步的人變成了李佑,她們爬山下田,日日相伴。李家人果然財大氣粗,李佑不僅給她帶來了漆工,還收購她山頭所產(chǎn)出的生漆。
她那茅草蓋的小院也完全變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