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龍王道:“大圣有所不知。此人三年前被推落井中,吾念其為一國之君,無辜枉死,故以定顏珠保其尸身不壞。然其魂魄卻不歸地府,常于井中悲泣,言有冤屈,待圣僧伸雪。”
此時,一道虛幻的帝王魂魄浮現(xiàn),對悟空悲泣訴冤,所言與太子一般無二。
悟空又問:“那妖道究竟是何來歷?老龍王可知?”
井龍王沉吟道:“吾觀其法力,似非尋常妖物,倒有幾分玄門正宗的影子,且與西方佛門似有瓜葛,然其具體根腳,吾亦看不真切?!?/p>
悟空取證完畢,回寺稟報。
唐僧聽聞井龍王護尸、國王魂魄訴冤,更覺此事蹊蹺,合十道:“阿彌陀佛,果然是一樁大冤案!那妖道著實可恨!”
李澄曦卻若有所思:“玄門正宗?與佛門有瓜葛?莫非又是哪家坐騎、童子私自下界惹禍?”她心中已有答案,卻不點破,只道:“既已取證,明日便當?shù)畋婷餍罢!?/p>
次日,唐僧師徒并李澄曦一同入朝倒換關(guān)文。
金殿之上,那假國王高坐龍椅,神色威嚴,卻隱隱透著一絲不安。
唐僧依計,并不直接指認,而是先言國家氣象,再論君王德行,最后話鋒一轉(zhuǎn),道:“陛下,貧僧夜觀天象,見國中有冤氣沖霄,纏繞宮闕。又聞故老傳言,御花園八角琉璃井中似有異寶,不知陛下可愿與貧僧同往一探,或可得寶,以鎮(zhèn)國運?”
那假國王一聽“八角琉璃井”,臉色驟變,強自鎮(zhèn)定道:“此乃荒誕之言,井中只有淤泥,何來異寶?圣僧休要胡言!”
太子見狀,立刻出班奏道:“父王!兒臣亦聞此傳言,且兒臣近日屢夢先王,言其遭奸人所害,沉尸井底!求父王開井一驗,以安兒臣之心,亦堵天下悠悠之口?!?/p>
假國王勃然變色:“逆子!安敢咒朕?”
就在此時,李澄曦忽然開口,聲音清冷:“陛下何必動怒?清者自清。開井一驗,若有異寶,乃國之祥瑞;若無不妥,亦可平息流言,彰顯陛下清明。如此推三阻四,莫非陛下心中有鬼?”
她話語平淡,卻字字誅心,滿朝文武頓時竊竊私語。
假國王騎虎難下,只得應(yīng)允。
眾人至御花園井邊,命人汲水挖泥。
很快,國王尸身被撈出,因有定顏珠,栩栩如生。
滿朝嘩然,皇后、太子撲上痛哭!
假國王見事已敗露,騰空而起,便要化作妖風(fēng)遁走。
“妖怪哪里走!”孫悟空早已準備,金箍棒迎風(fēng)一晃,當頭打下。
那妖道見逃不掉,現(xiàn)出原形,竟是一頭青毛獅子,與孫悟空戰(zhàn)在一處。
豬八戒、沙僧也各持兵器上前助戰(zhàn)。
那青獅精雖厲害,卻非三人聯(lián)手之敵,很快被拿下。
就在孫悟空欲一棒結(jié)果那青獅精時,天空祥云萬丈,一位菩薩乘蓮臺而至,正是文殊菩薩!
“大圣且慢動手!”文殊菩薩道,“此乃吾之坐騎青毛獅子,走失下界,驚擾圣僧,萬望恕罪?!?/p>
孫悟空收棒,冷笑道:“菩薩,你的坐騎好大本事!竟敢篡國稱王,害死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