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被救出時,正巧目睹了這場“家庭倫理大戲”的尾聲,指鐵扇公主胖揍一通紅孩兒再拉走,心中感慨萬千。
他對鐵扇公主合十道:“公主殿下深明大義,管教有方,貧僧佩服?!?/p>
鐵扇公主還禮:“圣僧過獎,孽障無禮,沖撞圣僧,還望海涵?!彼缃裰幌腙P(guān)起門來好好管教兒子丈夫,再無他念。
經(jīng)此一難,唐僧愈發(fā)看清:世間之事,并非非黑即白,諸多神通廣大的仙佛妖魔,亦困于情欲、算計、勢力權(quán)衡之中。所謂的“劫難”,背后往往是各方勢力的博弈。
他對李澄曦道:“公主殿下,貧僧似乎更明白些了。佛法雖廣,然人心鬼蜮,勢力交錯,欲普度眾生,需先明辨此間糾葛,方能尋得真正解法。”
李澄曦微笑點頭:“法師能悟到此層,善莫大焉。”
西行隊伍再次上路。
唐僧不再只是一個需要保護的“累贅”,他開始主動思考劫難背后的因果利害,孫悟空對這位“澄曦師姐”的手段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豬八戒則徹底老實,而沙僧,只覺得隊伍的前途愈發(fā)“光明”且“刺激”。
西行隊伍一路前行,風(fēng)塵仆仆。這一日,行至車遲國地界,但見國內(nèi)氣象頗為奇特:道觀林立,香火鼎盛,而佛寺卻大多荒廢,僧侶衣衫襤褸,面有菜色,似在服苦役。
唐僧師徒與李澄曦的使團入城倒換關(guān)文,卻因唐僧僧人身份,險些被守城官兵驅(qū)趕。幸得李澄曦亮出大唐公主暨使節(jié)的身份,方才得以入城。
沿途所見,皆是道士昂首闊步,僧人低頭勞作。
唐僧心中不忍,詢問一老僧,方知二十年前車遲國大旱,來了虎力、鹿力、羊力三位仙長,呼風(fēng)喚雨,解除旱災(zāi),被國王尊為國師。自此,全國獨尊道教,打壓佛教,令僧人服苦役。
唐僧聞言,面露悲憫:“阿彌陀佛,縱然有功,亦不該如此迫害其他修行者。此非正道?!?/p>
李澄曦卻淡淡道:“法師如今覺得僧人可憐?可曾想過,若是一國獨尊佛教,舉國之力修建寺廟,度僧無數(shù),不事生產(chǎn),賦稅全免,甚至帝王出家,舍身佛寺,屆時,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兵備廢弛,又當(dāng)如何?那萬千百姓,又該由誰憐憫?”
唐僧聞言,如遭雷擊,怔在當(dāng)場。他回想起自己出發(fā)前,大唐陛下對佛道兩教的平衡掌控,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管理律令再聯(lián)想他自己夢中經(jīng)歷的那些民生多艱的景象…
他沉默良久,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公主殿下所言極是。宗教本為導(dǎo)人向善,然若過度膨脹,干預(yù)國政,乃至形成特權(quán),必成國之大害。無論佛道,皆然。是貧僧著相了。”他眼中閃過一絲徹悟的光芒,對李澄曦深深一揖:“多謝殿下點醒?!?/p>
李澄曦微微頷首,心中滿意:“這和尚,總算學(xué)會跳出教派立場,從百姓與國家的角度思考問題了。那幾場幻境,沒白費。”
到了皇宮,見到了國王與三位國師虎力、鹿力、羊力大仙。
國王因尊道抑佛,對唐僧頗為輕慢,三位國師更是氣焰囂張,挑釁悟空師徒,欲行斗法。
孫悟空豈肯受氣,摩拳擦掌便要應(yīng)戰(zhàn)。
此時,李澄曦的傳音悄然入耳:“悟空師弟?!?/p>
孫悟空動作一頓。
“此三妖,雖行事偏激,然呼風(fēng)喚雨,保一方風(fēng)調(diào)雨順二十年,于車遲國實有功德。且其乃道門出身,我準(zhǔn)備引進截教。不可傷其性命,亦不可對道祖不敬?!崩畛侮芈曇羝届o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那怎么斗?”悟空撓頭。
“做做樣子即可。顯些神通,壓壓其氣焰,最后由你師父出面勸化,讓其知錯,引入正途。此三妖修為尚可,心性不惡,只是走了極端,可讓截教外門將其收編,免遭西方或天庭清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