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國丈見事敗露,現(xiàn)出原形,竟是一頭白鹿精,手持蟠龍拐杖,與悟空戰(zhàn)在一處,八戒、沙僧亦上前助戰(zhàn)。
那皇后也現(xiàn)出原形,是只白面狐貍精,被八戒一耙打死!
白鹿精雖有些道行,怎敵悟空含怒出手?悟空想起師父那句“出手不夠快”,又想起此前種種“坐騎為禍”之事,心中殺意凜然,再無半點猶豫!
“妖孽!拿命來!”悟空金箍棒舞得潑風也似,招招不離要害!
那白鹿精左支右絀,心中駭然:“這猴子今日怎如此狠辣?”
不過十數(shù)回合,悟空覷個破綻,金箍棒快如閃電,挾雷霆萬鈞之勢,一棒正中白鹿精頂門!
“咔嚓!”一聲脆響,那白鹿精慘叫都未及發(fā)出,便被打得腦漿迸裂,現(xiàn)出原形,倒地斃命,神魂俱滅!
悟空收棒,冷哼一聲:“叫你為惡!”
恰在此時,天際祥云涌動,南極仙翁乘白鶴,急匆匆趕來,口中疾呼:“大圣!棒下留…”
“情”字未出,他已看到地上那頭骨碎裂、死得不能再死的白鹿,頓時僵在半空,面色尷尬無比。
悟空扛著棒子,斜眼看他:“老頭兒,你來遲了。這孽畜是你家的?”
南極仙翁苦笑連連,落下云頭,查看坐騎尸體,痛心疾首:“唉!這孽畜!趁看守疏忽,偷了下界,竟做出如此惡事!死有余辜,死有余辜??!”他心中滴血,卻不得不擠出笑容,對悟空、唐僧連連夸贊:“打得好,打得好!為民除害!大圣功德無量!”
唐僧此刻上前,雙手合十,面色平靜無波,眼底卻有一絲冷意:“阿彌陀佛。仙翁,日后還須嚴加管束才是。若非悟空出手快,這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孩童,便已成枯骨矣?!?/p>
南極仙翁被噎得面紅耳赤,只得訕訕道:“圣僧說的是,說的是…”收起白鹿尸體,灰溜溜的離去,想必是回西天想辦法“復活”去了。
唐僧望著仙翁遠去背影,心中第一次感到一絲快意:“原來,雷霆手段,方顯菩薩心腸?!?/p>
孫悟空也松了口氣,對師父咧嘴一笑:“師父,這次俺老孫出手夠快了吧?”
唐僧微微頷首,眼中竟有贊許之色。
孩童得救,送回父母身邊,舉國歡騰,對唐僧師徒感恩戴德,然那比丘國王昏聵至此,竟欲以小兒心肝延壽,已失盡民心,更無資格為王。
鳳輦中,李澄曦淡然下令:“此國國王,不必再留。傳書太子哥哥與魏王,發(fā)兵比丘國,接管其地,納入安西都護府。依朱紫國舊例,愿內附者厚待,頑抗者雷霆擊之。”
“告知此地百姓,大唐王師將至,廢昏君,立新法,保孩童,均田畝。”
使團當即行動,訊息以最快速度傳回長安。不久,大唐旌旗便出現(xiàn)在比丘國境,精銳之師開赴而來,幾乎未遇抵抗,便順利接管全國?;杈粡U,押送長安看管。比丘國故地,設為大唐比丘州。
靈山佛教雖察覺大唐擴張迅猛,然此乃人間王朝更迭、國土兼并,合乎天道人倫。且大唐并未禁止佛法傳播,反而保護寺廟,他們無任何理由干涉,只能眼睜睜看著又一處“劫難發(fā)生地”并入大唐版圖。
比丘國事畢,唐僧師徒繼續(xù)西行。
經歷此事,唐僧心態(tài)愈發(fā)堅定。他親眼所見,若無悟空果斷誅妖,若無大唐強勢介入,比丘國孩童慘劇必將發(fā)生,昏君依舊在位!所謂“慈悲”,絕非縱容惡行!
他對自己心中那“立新教”的念頭,更加清晰堅定:“未來新教,當有護法金剛,怒目降魔!更需人間正氣,律法昭彰!”
孫悟空則得意洋洋,覺得終于痛快了一回。
豬八戒和沙僧也覺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