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教學(xué)繼續(xù)。
端木鴻神色平靜,對仍沉浸在昨日勝利喜悅中的呂秀才道:“今日之對手,乃南街菜市口,賣菜三十年的劉大娘。”
“辯題,由她出?!?/p>
呂秀才一聽是賣菜大娘,心里稍稍松了口氣,覺得應(yīng)該比老乞丐好對付。
端木鴻仿佛看穿他的心思,淡淡道:“莫要輕敵。市井之中,藏龍臥虎。能在那般環(huán)境中生存幾十年者,皆有其獨特的生存智慧和言語機(jī)鋒。”
他隨即又傳授了幾招針對“市井辯駁”的技巧,如如何用生活化的比喻化解對方攻勢,如何抓住對方言語中的自相矛盾之處等。
最后,他鄭重道:“輕侯,今日是最后一次提前告知你對手信息。從明日起,你將不知對手為誰,不知辯題為何?!?/p>
“辯場如戰(zhàn)場,瞬息萬變,豈能事事預(yù)知?需得練就隨機(jī)應(yīng)變、見招拆招的本事!”
呂秀才聞言,心中一凜,那點飄飄然立刻消散,肅然應(yīng)道:“是!弟子明白!”心中卻更是涌起一股挑戰(zhàn)的興奮!
傍晚,辯臺之下,依舊人頭攢動,甚至比昨日更多!許多都是昨日聽了傳聞,特意趕來瞧新鮮的。
賣菜的劉大娘挎著個菜籃子,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上了臺,嗓門洪亮,帶著一股市井的潑辣和精明:“呂秀才是吧?俺是個粗人,不懂你們讀書人那些彎彎繞!俺就問一句實在的——俺們小販做買賣,偶爾缺個一斤半兩的秤頭,算不算俺們的‘生存智慧’?這世道這么難,不這樣咋活?”
這辯題一出,臺下頓時一片嘩然!
這題太刁鉆了,直接戳到了很多百姓的痛處和日常體驗,不少人暗自點頭,覺得大娘說得在理,生活不易。
呂秀才深吸一口氣,昨日師父的教誨和“三問法”瞬間在腦中清晰起來。
他穩(wěn)住心神,上前一步,朗聲道:
“大娘此言,恕晚輩不敢茍同!”
“缺斤短兩,真的能讓您長久生存下去嗎?今日您缺我一兩,明日我必去別家買。長此以往,失了信譽(yù),丟了主顧,豈不是自斷生路?何來‘智慧’可言?”
“憑什么您‘生存不易’,就能理直氣壯地?fù)p害顧客的利益?若人人都以此為由行欺詐之事,這市集還有何誠信可言?社會豈不亂了套?”
“即便您靠此道多賺了幾文錢,那又怎樣?能富甲一方嗎?能心安理得嗎?若被官府查處,罰沒攤檔,豈不是因小失大?”
他邏輯清晰,句句在理,更是站在了“誠信”和“顧客”的制高點上。
劉大娘被問得有些啞口無言,但仍強(qiáng)辯道:“你…你個小娃娃懂什么!站著說話不腰疼!”
呂秀才見狀,立刻語氣放緩:
“大娘,晚輩理解您謀生艱辛?!?/p>
“但正因謀生不易,才更應(yīng)珍惜信譽(yù),薄利多銷,以誠待人,方能做得長久。您看那東街誠信賣魚的張老漢,從不短秤,生意是不是比誰都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