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梅’,明日,待呂輕侯辯經(jīng)結束,身心最為放松得意之時?!?/p>
“你去攔下他。”
“以你之名,公開挑戰(zhàn)他的‘辯才’?!?/p>
“題目隨你出?!彼壑虚W過一絲戲謔,“務必讓他體會到,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p>
“當然,分寸把握好,別真把他打擊得一蹶不振了?!?/p>
那黑影微微頷首,聲音清冷如冰:“屬下明白?!彪S即,身影一晃,如同鬼魅般悄無聲息地融入了窗外的夜色之中,仿佛從未出現(xiàn)過。
蘇小蕊重新將目光投向窗外,看向那個尚不知風暴將至、仍在與友人笑鬧的年輕書生。
“呂輕侯…”她低聲輕笑,“你的‘舒適區(qū)’到此為止了?!?/p>
“讓我看看你的‘辯才’,在真正的‘詭辯’與‘機鋒’面前,能撐多久?”
夜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
七俠鎮(zhèn)的夜晚,依舊喧囂繁華。
這日的辯經(jīng)臺,氣氛起初與往日并無不同。
呂秀才的“盲盒”對手,是一位來自城外清涼寺的慧明和尚。辯題是佛家經(jīng)典的“空”。
面對這看似玄奧深邃的題目,呂秀才并未慌張。他深吸一口氣,并未直接陷入“空有何物”、“萬物皆空”的哲學思辨泥潭,而是再次祭出了“三問法”:
“大師言‘空’,敢問:”
“一、此‘空’是‘虛無’之空,還是‘包容’之空?若為虛無,則佛法慈悲、普度眾生,豈非亦是空談?若為包容,則萬法皆空,為何獨尊佛法?”
“二、若萬法皆空,善惡是否皆空?若善惡皆空,修行持戒為何?若善惡不空,則‘萬法皆空’之論,豈非已破?”
“三、大師此刻與我辯‘空’,是空?是不空?若辯為空,何必多此一舉?若辯為不空,則‘空’在何處?”
連環(huán)三問,邏輯嚴密,直指佛學“空”論中常見的邏輯悖論和與實踐的脫節(jié)之處!
慧明和尚顯然沒料到對方一個儒生竟如此刁鉆,直接被問得瞠目結舌,額頭冒汗,支吾半晌,只得高宣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慧根非凡,貧僧…貧僧還需參悟…”,便匆匆下臺而去。
“又贏了!”
“呂秀才厲害啊!連和尚都辯贏了!”
臺下掌聲雷動!眾人對呂秀才的佩服之情已達頂峰!
呂秀才微微一笑,心中頗為自得。看來這“盲盒”雖偶有驚險,但終究難不住自己。他整了整衣冠,便欲像往常一樣,在眾人的喝彩聲中瀟灑下臺。
就在此時!
一道清冷悅耳、卻帶著幾分疏離與挑釁意味的女聲,突兀地響起,清晰地壓過了現(xiàn)場的嘈雜:
“呂秀才,請留步?!?/p>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辯臺邊緣,不知何時,悄然立著一位女子。
她身著一襲緊身的夜行衣,戴著面具。身姿挺拔,氣質(zhì)孤高,宛如一株綻放在寒夜里的墨梅。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腰間斜插著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梅花,在燈火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你是…?”呂秀才一愣,疑惑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
“你可以叫我‘一支梅’?!迸拥?,目光如冰刃般掃過呂秀才,“聽聞呂秀才辯才無雙,小女子不才,也想請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