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大驚:“澄曦!西行路遠,妖魔橫行,你千金之體,豈可犯險?!”
“父皇,”李澄曦目光灼灼,聲音清越,“您被稱為‘天可汗’,萬邦來朝,威加海內(nèi)。然,兒臣以為,此名號尚不足以彰顯我大唐之煌煌天威!”
李世民聞言,龍目一凝:“澄曦何出此言?”
“父皇請看,”李澄曦玉手一揮,一幅巨大的西域輿圖在殿中展開,“西行之路,萬里迢迢,國度林立,其中不乏強國,亦有諸多小邦。這些地方,或物產(chǎn)豐饒,或地處要沖,或民不聊生,苦待王化?!?/p>
她話鋒一轉(zhuǎn):“如今我大唐國富民強,倉廩充實,甲兵犀利,更有父皇這般英主在位,太子哥哥年輕有為,正需歷練。此乃千載難逢之機!”
李世民似乎猜到她想說什么,眉頭微蹙。
李澄曦繼續(xù)道,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煽動力:“兒臣愿為父皇與太子哥哥前驅(qū)!此番西行,明為取經(jīng),實為勘探!兒臣將詳記各國山川險隘、兵力虛實、民心向背,所有情報,皆會通過特殊渠道,第一時間傳回長安,直達太子哥哥手中!”
她看向一旁侍立的太子李承乾,早已被她潛移默化影響,變得銳意進?。骸皩脮r,請父皇允準太子哥哥總領(lǐng)一軍,持節(jié)西征!兒臣在前方為其指明道路,提供情報,太子哥哥在后統(tǒng)攬大局,擇機而動!或撫或剿,或納為州縣,或冊封藩屬!將父皇‘天可汗’之威名,真正烙印在西域萬里山河之上!”
李世民聽得心跳加速,呼吸都有些急促。開疆拓土,成就遠超秦皇漢武的偉業(yè),哪個帝王不心動?但他畢竟穩(wěn)重,仍有顧慮:“澄曦,此議雖好,然主動興兵,恐被詬病為窮兵黷武,有損天朝仁德…”
“父皇!”李澄曦打斷他,語氣帶著一絲“痛心疾首”,“您怎可如此想?!”
她指著地圖:“您看看這些地方!龜茲、高昌、焉耆…乃至更遠的波斯、天竺!多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貴族傾軋,賦稅沉重,戰(zhàn)亂頻仍!我大唐乃禮儀之邦,仁德之師,豈能坐視不理?!”
“王師西征,非為侵略,實為解放!為傳播王化!為將大唐的律法、秩序、富足帶給那些苦苦掙扎的生靈!”
“更何況,”她狡黠一笑,“周邊諸國,無不仰慕大唐風(fēng)華,渴望并入版圖,成為天朝子民!您信不信,許多地方的百姓,怕是早已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咱們這是順應(yīng)天命民心!”
她最后使出了“殺手锏”,眨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李世民:“父皇,想到西域還有那么多受苦受難的百姓,兒臣就睡不著覺!您睡得著嗎?您這‘天可汗’的稱號,難道不該實實在在地庇護他們嗎?”
李世民被女兒一連串的組合拳打得暈頭轉(zhuǎn)向,尤其是最后那句“睡不著覺”,簡直是在拷問他的良心和虛榮心!再聯(lián)想到如今大唐在女兒幫助下那恐怖的國力——百姓富足,府庫充盈,軍隊精銳,科技發(fā)達,世家被商會和不夜城綁定,太子也被培養(yǎng)得頗有手腕,似乎真的可以試一試?
他看向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眼中燃燒著熊熊的野心與斗志,顯然已被妹妹完全說動,恨不得立刻提兵西進!
“父皇!兒臣愿往!必不負父皇與妹妹重托!為我大唐,開萬里疆土!”李承乾激動請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終于下定了決心,豪情頓生:“好!既如此,朕便準奏!澄曦,你為西行先鋒使,總攬勘探事宜!承乾,朕命你為征西大元帥,總領(lǐng)隴右、安西諸軍,籌備糧草,調(diào)兵遣將!待澄曦情報傳回,便可相機而動,犁庭掃穴!”
“朕要這西域萬里,盡入大唐版圖!朕要這‘天可汗’之名,實至名歸!”
李澄曦所言非虛。如今的大唐,在她的種種“夢授”奇策下,早已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民生富足:高產(chǎn)作物推廣,水利興修,百姓家有余糧,安居樂業(yè)。
百業(yè)興旺:造紙、印刷降低知識門檻,水泥官道聯(lián)通南,火車軌道更是能大批量運送將士,各類“皇家工坊”產(chǎn)出精美商品,取消賤籍,釋放勞力,大唐不夜城更是匯聚天下奇珍,奢華無比,瘋狂吸納著世家與富商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