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隊伍離了火焰山,一路風(fēng)塵,行至祭賽國。但見國中景象蕭索,百姓面帶愁容,與昔日聽聞的“四方來朝”盛況大相徑庭。
入城倒換關(guān)文,面見國王,方知緣由:祭賽國曾有金光寺寶塔,塔頂有佛寶舍利,晝放彩光,夜噴霞氣,故引四方蠻夷來貢。然三年前一場血雨,寶塔蒙塵,佛寶失蹤!國王認定是寺中僧人監(jiān)守自盜,將眾僧捉拿問罪,嚴刑拷打,卻無結(jié)果。國勢由此衰敗,備受鄰國欺凌。
唐僧聞言,心生慈悲,合十道:“陛下,貧僧愿夜掃寶塔,查探究竟,以證僧眾清白?!?/p>
國王允之。
是夜,唐僧與孫悟空攜掃帚,登金光寶塔。但見塔內(nèi)蛛網(wǎng)密布,灰塵積存,一片破敗。
二人逐層清掃,至第十層,忽聞嬉笑之聲。潛行窺看,竟是兩個鲇魚精、黑魚精正在塔中飲酒作樂!
孫悟空二話不說,跳將出去,金箍棒一揮,輕松將二妖擒獲。
經(jīng)審問,二妖招供:佛寶乃是被碧波潭萬圣龍王的駙馬九頭蟲偷走,獻與龍王公主,現(xiàn)藏于碧波潭底!
悟空、八戒當(dāng)即前往碧波潭尋仇。
那九頭蟲果然神通廣大,現(xiàn)出九頭真身,手持月牙鏟,與悟空、八戒戰(zhàn)在一處,攪得潭水翻騰,波浪滔天!龍王亦派龍子龍孫助戰(zhàn),蝦兵蟹將無數(shù),形勢一度膠著。
正值激戰(zhàn)之時,一直默默守護行李的白龍馬略一沉吟,搖身一變,化作一俊朗非凡的白衣秀士,手持折扇,風(fēng)度翩翩,潛入碧波潭后宮。
那萬圣公主正自觀戰(zhàn),前未婚夫出現(xiàn),心中瞬間生出了我全都要的想法。
萬圣公主被其風(fēng)采所迷,竟鬼使神差地帶他去了藏寶密室,取出佛寶舍利予其觀賞。
小白龍得手后,立刻現(xiàn)出原形,一道白光沖出碧波潭,將佛寶交與悟空!
九頭蟲見寶物已失,氣急敗壞,然悟空、八戒得寶后戰(zhàn)力更盛,他見勢不妙,化作一道黑光遁走,不知所蹤。
碧波潭之亂遂平。
奪回佛寶,洗凈僧冤,祭賽國重現(xiàn)光彩,國王千恩萬謝。
正當(dāng)此時,李澄曦收到太子李承乾傳來的密信:
“澄曦吾妹:西梁女國已正式并入大唐版圖,設(shè)為‘西梁特別行政區(qū)’,允其高度自治,仍由原女王治理。大唐律法稍作變通,境內(nèi)女子若不愿婚嫁,可自愿申請飲用子母河水孕育后代,所生子女可正常落戶,享大唐子民一切權(quán)利。全國身份證制度已推行至西梁?!?/p>
“另,女王來信,詢問祎郎之女取名之事,言孩子即將入學(xué),需登記姓名?!?/p>
李澄曦將信示于唐僧。
唐僧聞言,沉默良久,目光復(fù)雜。他遠望西梁方向,最終輕聲道:“便叫梁嬋吧。取‘禪’字,望她心靜慧生,安然成長?!?/p>
李澄曦點頭,提筆回信。
自此,唐僧心中更多了一份牽掛,于佛法修習(xí)上愈發(fā)刻苦,似乎想從中尋得解脫與答案。
離了祭賽國,行至荊棘嶺。但見荊棘遮天,灌木纏足,根本無路可走。
豬八戒揮舞釘耙,奮力開路,然荊棘生生不息,開辟極慢。
正行間,一陣陰風(fēng)突起,卷走唐僧!
悟空、八戒、沙僧大驚,急忙追趕,卻哪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