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攻打吐谷渾。
因為吐谷渾不僅曾扣留唐使公然挑釁大唐,還經常侵擾邊境,劫掠過路商旅,嚴重影響大唐向外傳播文化。
另外吐谷渾還有聯(lián)合吐蕃、和一些突厥勢力,一起對抗大唐的意思。
這讓李世民忍無可忍。
因為吐谷渾吐蕃和一些突厥勢力如果長期聯(lián)合,那么大唐西部邊境將后患無窮。
而如果吞并了吐谷渾,在吐谷渾那片地區(qū)駐扎大唐軍隊。
那這支軍隊就能像一面盾牌一樣插在吐蕃和突厥之間,讓吐蕃和一些不安分的突厥勢力很難聯(lián)合起來。
只不過吐谷渾地理環(huán)境特殊,要攻打起來,沒有那么簡單。
那里地處高原,盛夏也可能降霜,大唐軍隊一旦對其發(fā)動戰(zhàn)爭,不能一戰(zhàn)定乾坤,就會面臨長途消耗,缺水缺糧無功而返的局面。
除此之外,此戰(zhàn)派誰為主帥也是個問題。
打仗等同于建功,幾乎所有武將都想抓住這樣的機會,皇帝做不到平衡,就很容易讓一些武將心生不滿。
目前李世民、長孫無忌、房玄齡,把出征首要人選定在了五個人身上。
李靖。
李績。
秦瓊。
尉遲敬德。
以及段志玄。
這五個人,除了李績以外,都已經向李世民表達過請戰(zhàn)的意愿。
可是李靖前幾年剛剛消滅東突厥,活捉頡利可汗,功勞封無可封。
秦瓊又滿身是傷,年紀老邁。
至于尉遲敬德,為人負功自傲,去年在宴席上因為座次不滿,差點打瞎任城王李道宗一只眼睛,被李世民責斥了一頓,之后老實了不少。
再是段志玄,前年作為西海道行軍總管,面對吐谷渾擾邊時,已經率西部邊軍以及契瑟、黨項部分兵馬,追擊過吐谷渾首領慕容伏允一次。
但追了八百多里就沒有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