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一切準備就緒,大軍準備出征。
南境軍步軍五萬,西涼軍收攏的殘部兩萬余。
這七萬大軍才是邢棒北怔的精銳,都是能征善戰(zhàn)的邊防軍,而且個個都是忠勇之士。
李麗質的南境軍自不必說,西涼侯不但家眷都在京城,也是對朝廷忠心耿耿。
這一點,從上次劉顯密調他進京,就足以證明。
拱衛(wèi)京城的南北大營抽調步兵和騎兵八萬余人。
這些老爺兵成分很是復雜,也就是邢棒本次出征的炮灰。
等回師之后,他將會對這兩座大營進行整頓。
開玩笑,這可是拱衛(wèi)京城的大軍。
劉顯為啥會調西涼軍,很明顯信不過這些兵將。
最重要的一點,蕭國綱父子和這兩座大營里的很多將領來往密切。
蕭世忠執(zhí)掌兵部,蕭國綱身為丞相,自然少不了安插心腹在里面。
當然,因為劫獄失敗和西涼軍的到來,讓蕭國綱放棄了去游說這些將領的計劃。
顯而易見,蕭世忠還在城內,而且還應該沒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權衡之下,也就放棄了。
對于這些人,只能等朝局穩(wěn)定了下來,慢慢去甄別整頓了。
邢棒的計劃是,要把南北大營,打造成他的邢家軍。
然后,就是以兵部的名義從地方關卡要塞中征調了十幾萬部隊。
只是,這其中八萬不跟著北怔,而是補充了南北大營的空缺。
等于是給他們調了個。
共計大軍二十余萬。
這樣一來的話,京城基本就可以固若金湯了,地方上的部隊比較雜,可是比原有的那些老爺兵要讓人放心的多了。
而且,邢棒又讓以身兼了金吾衛(wèi)大將軍的小喜子居中坐鎮(zhèn)。
青龍鎮(zhèn)帶回來的麻五也安排了要職,負責城中的巡防營。
皇宮內外有小金子和魏勇負責。
反正,邢棒借機把這些小弟都安排上了。
隨邢棒出征的有李麗質,夢雨蝶,還有伍媚兒…
三位長老和四位女弟子,沒有跟隨大軍。
而且,邢棒也希望如此,因為這次他從大理寺把蕭世忠給提溜了出來。
賞他一輛大大的囚車,光明正大的跟著大軍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