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春光明媚,園中牡丹開得正好。明蘭便下帖子請了幾位相交不錯的夫人過府賞花,其中便有那位翰林學(xué)士的夫人和李家公子,以及另一位候選的本地鄉(xiāng)紳夫人及其子。
明蘭的本意,是讓團哥兒在屏風(fēng)后或是在花園偶遇時,遠(yuǎn)遠(yuǎn)瞧上一眼那兩位公子,看看眼緣如何。她事先并未對團哥兒明言,只說是尋?;ㄑ纾屗鰜硪娨姸Y,陪各位夫人說說話。
團哥兒聰慧敏感,從母親近日來愈發(fā)頻繁的提及各家年輕公子,以及今日宴會特意讓她盛裝出席的舉動中,隱隱猜到了幾分意圖。她心中有些莫名的抵觸和慌亂,但依舊保持著得體的禮儀,應(yīng)對進退,儀態(tài)萬方,引得諸位夫人嘖嘖稱贊,那兩位年輕公子也不禁多看了她幾眼。
宴會結(jié)束后,送走客人,明蘭見團哥兒似乎有些心事重重,便將她喚到房中,柔聲問道:“曦兒,今日來的幾位夫人,你覺得如何?那位李老夫人很是慈祥,她家的孫兒,就是穿青色直裰的那位李公子,瞧著也是個知書達(dá)理的?!?/p>
團哥兒低著頭,玩弄著衣帶,沉默了片刻,忽然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地看著明蘭:“娘親,您和爹爹……是不是在為我挑選夫婿了?”
明蘭微微一怔,沒想到女兒如此直接,便也不隱瞞,溫和笑道:“是啊,我的曦兒長大了,爹娘自然要開始為你留意。今日你見的李公子,還有前些日子提及的曹家公子、京營那位小將軍,家世品貌都還算相當(dāng),你可有……稍稍合眼緣的?”
團哥兒卻緩緩搖了搖頭,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娘親,女兒……對這些人,并無什么特別的感覺?!?/p>
明蘭心下微沉,面上依舊含笑:“哦?是覺得他們哪里不好嗎?不妨說與娘親聽聽?!?/p>
團哥兒深吸一口氣,仿佛鼓足了勇氣,將心中思索了許久的話說了出來:“并非他們不好。李公子溫文爾雅,曹公子才華橫溢,那位小將軍英武挺拔,想必都是極好的人。但是……女兒覺得,若要托付終身,不能只看家世是否顯赫,地位是否尊崇,或是相貌是否俊朗。”
她頓了頓,眼神變得更加明亮和認(rèn)真:“女兒讀過許多書,也聽過爹爹和娘親講述過往事。女兒覺得,一個男子,最重要的,是內(nèi)在的才華和擔(dān)當(dāng)。”
“女兒心目中的良人,他可以不必出身頂級勛貴之門,但一定要有真才實學(xué),無論是讀書科舉,或是鉆研經(jīng)濟實務(wù),乃至有一技之長,總要有所專注,有所建樹,而非碌碌無為,依靠祖蔭混日子?!?/p>
“更重要的是,他要有擔(dān)當(dāng)?!眻F哥兒的語氣愈發(fā)堅定,“要有肩胛,能扛得起事。對家,能庇護妻兒,孝順長輩;對外,能忠于職守,有益于社稷黎民。遇事不推諉,不怯懦,能拿得起,放得下。就像……就像爹爹那樣。”說到最后,她聲音微低,帶著一絲羞澀,卻無比真誠。
明蘭徹底怔住了。她看著女兒年輕而認(rèn)真的臉龐,聽著她這番清晰透徹、遠(yuǎn)超同齡人見識的言語,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她原以為女兒年紀(jì)小,于婚嫁之事懵懂無知,只需父母為她安排好便是。卻沒想到,她竟有自己如此明確的想法和堅持,而且這想法,如此的正派,如此的……像極了她自己年輕時的追求。
她不禁回想起自己當(dāng)年,不也是看中了顧廷燁那份混不吝下的才華與頂天立地的擔(dān)當(dāng),而非他的侯門身份嗎?
團哥兒見母親不語,有些忐忑,輕聲道:“娘親,女兒是不是……太過任性妄想了?爹爹和娘親為我挑選的,自然都是極好的人家。只是……女兒只是覺得,若不能尋得一位志趣相投、真心敬重,且有才干擔(dān)當(dāng)?shù)姆蚓?,即便嫁入豪門顯貴,錦衣玉食,日子終究是虛的,無趣的。女兒……女兒想像爹爹和娘親一樣,彼此敬愛,相互扶持,一起把日子過得實實在在,有滋有味。”
這一番肺腑之言,徹底打動了明蘭。她眼中泛起淚光,伸手將女兒攬入懷中,聲音哽咽:“傻孩子……你說得對,說得很好。是爹娘想岔了,只想著給你找一門顯赫安穩(wěn)的婚事,卻忘了問你,究竟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夫君相伴一生?!?/p>
她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發(fā),欣慰又感慨:“我的曦兒,真的長大了,比你娘親當(dāng)年想得還要明白。你放心,爹娘明白了。你的婚事,必以你的心意為主。我們要找的,不是一個空有家世的紈绔,而是一個真正配得上我女兒才華與品性的,有真才實學(xué)、有擔(dān)當(dāng)、有胸襟的好兒郎!”
團哥兒依偎在母親懷里,心中一塊大石落地,涌起滿滿的感動和溫暖。她知道,她的爹娘,永遠(yuǎn)是這世上最理解她、最支持她的人。
明蘭當(dāng)晚便將女兒這番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顧廷燁。顧廷燁聽后,沉默了許久,最終長長嘆了口氣,眼中卻充滿了驕傲的光芒:“好!這才是我顧廷燁的女兒!有見識,有骨氣!就按曦兒說的辦!家世門第皆可放后,首要的是人才,是品行,是擔(dān)當(dāng)!”
至此,顧家為女擇婿的標(biāo)準(zhǔn),悄然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從追求外在的門當(dāng)戶對,轉(zhuǎn)向了內(nèi)在的才德匹配。一場更為艱難,卻也更有意義的尋訪,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