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真名,當叫秦立。
“我秦立,也該為秦葉嶺秦家討個公道了。”
…
回頭,鐘掌門那里,韓立拜托對方幫忙尋找了一下秦葉嶺秦家當年的卷宗。結(jié)果還真給找到了,并且記錄有升仙令的相關(guān)事宜。
而這,無疑是一顆定心丸,真正讓他站穩(wěn)了腳。
…
越國,建州西南方的鏡州,秦葉嶺地界,這一日,一名長相平平的青年御劍而來。
秦葉嶺不愧是靈脈之地,雖然遠不及太岳山數(shù)百里靈脈寶地的靈氣充沛,卻也青山綠水、云霧環(huán)繞,一幅仙家景象。
山腰山巔亭臺樓閣,山下則有塢堡兩座。一東一西,遙相呼應(yīng),且依山而建,幾乎將山頭跟山尾掏空。不過有些奇怪的是,東邊的那座塢堡跟西邊塢堡的建筑風(fēng)格完全不同,一圓、一方。方的主要往山上堆砌,層層迭迭。圓的,主要往地下夯實,螺旋構(gòu)造。兩座塢堡,像是兩個涇渭分明的體系各自搭建的藝術(shù)品。
但眼下,居住在里邊的人,無論服飾還是其余方面的生活細節(jié),又都一模一樣。
“秦家,葉家,哪邊是曾經(jīng)的秦家?”
韓立頓下劍光,好奇打量。
兩座塢堡會有如此的差別,自是因為一座塢堡是曾經(jīng)的修仙家族秦家打造的,另一座,則是后來的葉家修建的。
只是時過境遷,秦家逐漸沒落,葉家這個世代與秦家姻親的家族順勢鳩占鵲巢了。
“哪位道友光臨我葉家族地?”
韓立只在原地停頓了幾息,兩里外的半山腰上便有一道流光激射而至。其內(nèi)宣泄著一股筑基期的法力波動,且修為比之韓立強了許多,是一名筑基中期的修士。
他可不會托大,立馬抱拳:
“太岳山黃楓谷紅拂仙子門下四弟子韓立,在此見過道友。”
“黃楓谷的道友?稀客稀客,快快,里邊請,里邊請?!?/p>
來者散去渾身光華,露出了老者模樣。
請客入家門,客廳茶一敘。
沒有揭開身份之前,韓立被奉為貴賓,葉家族老那也是笑臉盈盈,彼此相談甚歡。
待受邀逛了一遍秦葉嶺,了解了如今的葉家規(guī)模,估測了一番葉家的大致家底后,韓立看向招待他的老者越發(fā)的回以微笑了:葉家,小富之家,好人家啊。
族內(nèi)筑基期五人,其中兩人在黃楓谷當管事,剩余三位,一個坐鎮(zhèn)秦葉嶺族地,另兩個與其余家族聯(lián)合在鏡州境內(nèi)開辦了兩處小坊市。類似太南谷那樣的小坊市。近年來的生意不咋地,卻聊勝于無。
練氣期子弟,拜入黃楓谷的三十來人,都是三靈根,從練氣九層到練氣十三層的都有。所幸沒有雙靈根或者特殊體質(zhì)的小天才,換言之沒有結(jié)丹種子,否則后邊還有點不好辦。
族內(nèi)另有數(shù)十名練氣七層以上的子弟分布在族地跟坊市之間,其余修為尚淺的族人無需考慮。
而這些的靈根資質(zhì)稍差,修為又偏低的,宗門是看不上眼的。
“五名筑基期,一人掏出千余靈石當是不難…”
“幾十名練氣期,一人掏出五十到一百靈石也非要命之事…”家族養(yǎng)了那群人這么久,關(guān)鍵時刻,怎么能不反哺家族呢?
“再算上秦家當年留下的基業(yè)以及其余一些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