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jìn)三亞,仿佛走進(jìn)了夏天的心臟。
這一站,從??谀舷拢也皇且月萌说纳矸萏と?,而是以聆聽者的姿態(tài)靠近。我想聽一聽這片南疆之地,如何用它的陽光、沙灘、椰林與歷史,講述一段屬于中國最南端的故事。
而它確實做到了,只用了幾個海浪起伏間的瞬間,就把我淹沒進(jìn)一種令人沉醉的熱帶節(jié)奏中。
一、亞龍灣:陽光雕刻的時光凝固之所
清晨五點,我便來到了亞龍灣。
太陽尚未完全升起,海灘上只有稀稀疏疏的攝影愛好者。我脫了鞋,踩著沙子一步步走近海水。海浪溫柔,不像北方海邊那樣猛烈,它只是反復(fù)地吻著沙岸,一次次,像情人的低語。
天色逐漸變亮,整片海灘被晨光染上一層橘金。遠(yuǎn)方的山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像極了我夢中數(shù)次見過的畫面——一幅未署名的油畫,純凈、沉靜、毫無塵世氣息。
我閉上眼,耳邊只有海浪的韻律,鼻尖是椰風(fēng)的味道。
這片灣像是時間的停駐點,讓人忘了歸途,只想永遠(yuǎn)在這溫度適宜的時空中打一個盹,醒來時仍在夢中。
我寫下:
“三亞的海,是一面鏡子,映照的不只是天空和陽光,更是人心深處那一段渴望逃離又不敢靠近的自由。亞龍灣,不是風(fēng)景,是一次靈魂的寬恕?!?/p>
二、天涯海角:石上的誓言與海邊的傳說
午后,我去了天涯海角。
這里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拍照的情侶、寫明信片的旅人、穿婚紗拍照的新婚夫妻……而在我眼中,這些或許都只是點綴。
我站在那塊最著名的巨石前,四個大字“天涯海角”斑駁蒼老。傳說中,這里曾是古代戀人逃婚私奔的終點,是人們心中的盡頭與希望。
我想起一個海南老人的話:“天涯不是盡頭,是一個敢愛敢走的地方。”
我爬上鄰近的小坡,背對人群,只看海。海面無邊,像心事鋪陳,不能細(xì)說。
我取出筆記本,寫道:
“三亞之所以動人,不在于她有多美,而是她給予每一個逃亡者一個出口,每一個熱愛者一個憑證。天涯并不遙遠(yuǎn),海角也非終點,它們只是愛情與夢想,愿意走遠(yuǎn)一點的證明。”
三、黎村苗寨:民族邊緣的生活詩篇
第二天,我深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造訪一個名叫甘什村的黎族村落。
村里的老奶奶正在院子里織錦,年輕人則在地里翻土種甘蔗。孩子們赤腳在榕樹下奔跑,笑聲回蕩在山林之間。
一位中年男子請我喝山蘭酒,他說這酒要等谷雨之后才能釀,而且必須用山泉水才夠味。
我問他:“你們怎么看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