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夜深人靜。
皇宮之外,一座府邸內(nèi)燈火未熄。
幾人圍坐,神色凝重。
“陛下突然要調(diào)整稅制,到底是什么用意?”
屋中坐著的,有韓林學士、監(jiān)察御史、大理寺官員……
還有來自戶部、工部、禮部的人。
身份各異。
此刻卻都有一個共同標簽:南榜進士。
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為了南北人才平衡。
設(shè)南北兩榜,分別取士。
南方士族林立,北方則因長期受元朝統(tǒng)治,根基薄弱。
若算上南宋的百年。
北方,已在外族統(tǒng)治下沉浮近二百年。
屬于舊時漢民的那份文化,早已遺失,不知所蹤。
如今剩下的讀書人,寥寥無幾。
若不將南北分開選拔,朝廷上下,盡是南方士子。
如此一來,朝局就成了單一聲音的天下。
當然。
即便老爺子早有準備,分了南北榜單。
南方士子的數(shù)量,依舊遠超北方。
二十五年來,他們的人數(shù)已經(jīng)膨脹到了驚人的地步。
“依我看……”
“老爺子怕是動了改革稅制的心思!”
“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次鐘山之行起了變化,突然回京召集百官,就是在找稅收上的漏洞?”
“一定是打算在稅法上大動干戈!”
“這樣一來,就是動搖了你我的根基?!?/p>
“你我雖身在朝堂為官,但這些年來支撐我們讀書的,始終是背后家族的供養(yǎ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