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兄,你說皇上真能把糧食帶回來嗎?”
不只是普通百姓有疑問。
連那些沒資格上山的官員,也都在心里打著問號。
尤其是幾位翰林學(xué)士。
這些人平日里動動筆還行,爬山都嫌累。
一到山腳下,嫌路太陡,干脆找個理由歇在山下。
當(dāng)然,皇上也沒打算帶他們上去,除了六部重臣和幾位親信,其他人本就沒安排。
翰林學(xué)士的提問,讓黃子澄眉頭一皺。
“我也說不準(zhǔn)?!秉S子澄語氣遲疑。
“要是換作今天之前,我肯定不信??稍缟夏切┬率澄铮阋部吹搅??!?/p>
“比起那些只會抱怨的百姓,咱們還是靜觀其變吧。”
黃子澄不是沒腦子的人。
他知道皇上他們既然敢這么大張旗鼓地進(jìn)山,說明這件事十有七八是真的。
可正因如此,他才更擔(dān)心。
“唉,要是真有糧食,我們之前勸皇上休養(yǎng)生息的想法,恐怕得擱一擱了?!?/p>
翰林學(xué)士們也各有看法。
“難,太難了?!?/p>
黃子澄卻有自己的想法,“光是停戰(zhàn)沒用,真正的問題在各地藩王身上?!?/p>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削藩?!?/p>
“而藩王之中,最讓人頭疼的,是北邊的燕王?!?/p>
“北境將士常年打仗,反觀五軍都督府,這才二十年,早就換了幾茬人,好多都是勛貴子弟,甚至孫輩?!?/p>
“再這么下去,藩王勢力越來越大,遲早出問題。我擔(dān)心的,是藩王作亂?!?/p>
說到這,黃子澄語氣緩了些,“好在,我原本以為太子殿下真撐不過去,現(xiàn)在他身子好轉(zhuǎn),大明至少還能穩(wěn)上三十年。”
“而皇孫這一代,二皇孫朱允炆又是我們輔佐的對象,將來定是個明君?!?/p>
“還記得三年前,二皇孫第一次見我,開口就問:‘各位叔王手握重兵,若生變故,該如何應(yīng)對?’”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的二皇孫,眼光就已經(jīng)看得夠遠(yuǎn)?!?/p>
周圍學(xué)士聽了,一個個神情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