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后,他或許僅能承襲“吳王”之位,待太祖駕崩,便難逃被朱允炆幽禁的命運。
可惜世事難料。
變數(shù)降臨。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
距今已過去五個月。
這短短半載,命運的軌跡已被徹底扭轉。
朱標自考察歸來后,非但未染疾離世,反而神采煥發(fā),體魄日益強健。
太祖也不再是史書中那位動輒殺戮、性情暴烈的君主。
相反——
他對朝臣的寬容前所未有地增長。
方才方孝孺當廷直言,言辭激烈,若換作往日,這般拂逆龍鱗之舉,早已招來剝皮實草之禍。
更為關鍵的是——
洪武十五年那段刻骨銘心的傷痛,那場失去愛孫與皇后記憶的悲劇,似乎正在消散。
大孫不止一次現(xiàn)身于宮廷。
連早已仙逝的皇后,如今仍安然居于坤寧宮。
正因如此,朱元璋得以擺脫往昔悲慟的束縛,將全部心智傾注于大明未來的藍圖之中……
不再為朱允炆掃清障礙而誅除異己。
當然,這位三孫本身也已脫胎換骨。
眼前之人,哪還有昔日畏縮寡言的模樣?
一舉一動,皆透出不可動搖的篤定。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此語如刀,斬斷猶豫。
念及此處,朱元璋目光再度投向殿內。
曾經(jīng)令人煩躁的喧鬧之聲,此刻竟顯得生機勃勃。
他忽然想起,大孫曾親自為這三孫講解天下大勢,條分縷析,深入淺出。
或許……
這些人,真能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