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卻只長嘆一聲。望著眼前這孩子,他曾以為性情敦厚,縱無卓識,亦知上進。今日所見,卻令他心底涼透。
“好。”他緩緩道,“那就依你所言,只是冒進?!?/p>
那個在朝中對貪官污吏毫不留情、動輒嚴懲的洪武皇帝。
在面對血脈親族時,卻總留三分余地。
他深深吸氣,壓下胸中翻涌的情緒:“但記住,爺爺容你一次,不容再二?!?/p>
“辦文會,若說是為大明薦才,尚可寬宥??山鑴菸恢悖瓟n國子監(jiān)學子,此風不可長?!?/p>
“此事,絕不輕微。”
朱允炆聞言,臉色驟松,心中暗喜——難關(guān)已過。
連忙應(yīng)聲道:“皇爺爺教訓得是,孫兒今后定不再擾動監(jiān)生,必讓他們安心向?qū)W!”
“國子監(jiān)乃儲才之地。”朱元璋聲音低緩,卻字字清晰,“將來這些人是要做我大明棟梁的。他們該修的是忠貞之節(jié),立身之本,不是攀附權(quán)貴、追逐虛名。”
朱允炆一度覺得,眼前這場考驗已然順利渡過。
可就在剎那之間。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允炆微微上揚的嘴角上,隨即開口,語氣沉穩(wěn)卻如驚雷炸響。
“你心里明白這些,倒也算清楚。”
“可你最致命的一點疏漏,還壓根沒浮出水面?!?/p>
“大明,是有太子的?!?/p>
“即便論及第三代繼承之事,那也是二三十年之后才該考慮的議題。眼下就急著拉攏親信、培植勢力,你是想讓江山未穩(wěn)便陷入分裂嗎?”
話落如鐵,砸在地上。
朱允炆臉上剛浮現(xiàn)的笑容,頃刻僵住,像是被寒風凍住一般。
“皇……皇爺爺……”他的聲音發(fā)虛,幾乎不成調(diào)。
方才那些言辭,早已在朱元璋心中埋下失望的種子。
他抬手一攔,制止了對方繼續(xù)辯解的沖動。
接著說道:“你如今十六七歲,再過二三十年,便是三十六七的年紀?!?/p>
“我大明,從不留三十歲以上仍居京城的親王?!?/p>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