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們這些“詩書傳家”的士族,又將置于何地?
心念起伏,眾人面色愈發(fā)沉重。
這時,朱雄英已望向朱標。
輕聲道:“先前有事未了,不便現(xiàn)身,以致生出誤會?!?/p>
所指之事,正是前番帖木兒帝國祭祀時提及的“氣數(shù)已盡”。
“那件事……已了?”朱標目光灼灼。
朱雄英點頭,“此事既定,便算終結?!?/p>
聲音極低,僅二人可聞。
“娘親的事,也一并解決了?!?/p>
此言一出,朱標瞳孔驟縮,渾身一顫,幾乎站立不穩(wěn)。
剎那間,恍然醒悟。
原來雄英這些時日行蹤詭秘,不肯明言。
竟與常氏有關!
心跳如雷,久久難平。
縱然近日親身經(jīng)歷諸多匪夷所思之事,可當舊人身影再度浮現(xiàn)眼前,仿佛跨越生死重逢,那份酸楚與狂喜交織,難以名狀。
一時之間,他眼眶濕潤,淚光閃爍。
往事如潮,涌上心頭,情難自抑。
這一幕,自然令旁人側目。
無人知曉朱雄英說了什么,竟能讓太子如此失態(tài)。
“大哥,你既然已現(xiàn)身,此刻豈非已本在人間?”
“為何還要重返京城,且需他人相助?二弟愚鈍,不解其意?!?/p>
面對此景。
朱允炆明白不能再默然旁觀。
他直言相問,亦道出了眾人心中所惑。
朱雄英并未否認。
“確需相助,因有一處秘地,尚待尋回?!?/p>
晨光微露。
桃園與塵世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融為一體。
朱雄英知道,該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