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有兩個疑問,還有一個拿不準(zhǔn)的地方。
黃子澄所說的內(nèi)容,恰好可以作為他的參考。
至于接下來的兩個答案,都是他無法確定的部分。
不過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多慮了。
只見黃子澄此刻神采飛揚(yáng),皇帝的反應(yīng)他都看在眼里。
于是他語速加快,興致高漲。
“第五幅畫的是棺材!”
“這顯然象征著我大明在崛起路上,所剿滅的眾多敵人!”
“早年有北元、陳友諒、張士誠!”
“后來又有空印案中的奸臣、郭恒案里的罪臣,還有胡惟庸等叛臣!”
一口氣說出三種臣子,黃子澄臉上滿是激情澎湃。
他望著皇帝,見皇帝沒有打斷他,便順勢把接下來的兩個答案都講了出來。
“第五幅畫,象征的是埋葬在我大明興起之路上,敵人的棺??!”
“那么第六幅,畫的是一件長柄彎曲,一端刻有六朵花的物件。”
“陛下,這件東西從外形上看,和其他六幅圖相比完全不同,哪怕是用簡筆畫出,也顯得格外精致,應(yīng)當(dāng)是一把造型考究的玉如意!”
“只是,這如意在畫中明顯斷裂?!?/p>
黃子澄一邊解釋,群臣一邊仔細(xì)觀看。
果然如其所言。
第六幅畫比前幾幅復(fù)雜得多,能清楚看出是一把精美的玉如意。
但如意的尖端斷裂,花朵部分也碎裂開來。
正當(dāng)眾人紛紛猜測時,黃子澄的聲音再次響起。
“據(jù)臣推測,如意多為裝飾之物,曾有菩薩手持如意,寓意吉祥,別無他意……”
“但陛下展示的這柄如意,”
“卻是斷裂、破碎的!”
黃子澄語氣一緩,突然轉(zhuǎn)頭看向眾臣,神情凝重。
他開始施展自己“見人說人話”的本事。
“這是陛下的一片良苦用心?!?/p>
“如意斷裂!”
“這畫中的意思,是提醒我們做臣子的,不能以為一切都會順從自己的意愿!”
“若真事事如意,恐怕早已為了一己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