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年你不過是個半大的孩子,進(jìn)了羅家門,吃著羅家飯,現(xiàn)在卻要砸了羅家的鍋?”
“果然是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羅性,我早說過那個女人不能娶,你看看……這就是你帶來讓羅家蒙羞、甚至遭滅門的禍根!”
人群中。
一位拄著拐杖、白發(fā)蒼蒼的老者怒吼道。
他目光如炬,先是盯著楊士奇,再看向族中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那人臉上浮起羞色,低下頭,不敢正視族人的眼神。
而在另一側(cè),一位婦人淚流滿面。
“寓兒,別讓你爹難做!”
“你怎能恩將仇報?”
“當(dāng)初咱們母子最難的時候,是羅家收留了我們。你現(xiàn)在這樣……讓娘怎么活下去!”
聽到這番話,楊士奇再也壓抑不住情緒。
眼眶一紅,幾乎落淚。
但他的語氣,卻更加堅決。
“娘,兒正是因為要報答羅家的養(yǎng)育之恩!”
“才要親自去見秦王……”
“只有主動配合朝廷的財政三策,才是唯一的活路!”
“否則,就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洪武皇帝兩個月前就開始在全國推行這些政策。”
“這是國策!”
“羅家之所以參與抵制,只是被眼前的小利遮了眼。”
“他們以為百姓會被他們蒙蔽?”
“去對抗朝廷?”
楊士奇舉起手中厚厚一疊白紙。
苦笑著說道:
“你們把百姓當(dāng)傻子?當(dāng)廢物?”
“真以為他們看不明白?”
“這世間也有明白人!”
“不然,我手里的這些訴狀,又是誰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