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五十多歲的婦人被一群孩子圍著。
這些孩子從心底里敬重她,因為她免費(fèi)教他們識字讀書。
她總是溫和,從不動手打人,也從不責(zé)罵。
就算孩子們犯了錯,她也只是輕聲細(xì)語地勸說。
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先生模樣。
而那些外村的私塾先生,常常笑話她是個女人,說她學(xué)問不如他們。
孩子們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當(dāng)然。
奶奶也有一個小小的“缺點(diǎn)”。
她的記性很差。
差到什么程度呢?
剛來村里那會兒,她連自己姓什么都要想好久,最后才慢慢地說出一個字。
“馬。”
從此以后。
村里的孩子們,有了一個“最好的先生”。
馬奶奶。
可是,孩子們之間,總是愛比較。
當(dāng)他們聽到馬奶奶提起她那個“大孫子”的時候。
雖然為奶奶恢復(fù)記憶感到高興。
但也忍不住開始攀比。
“奶奶,您說的那個大孫子,是不是比阿謙還聰明?”
人群中。
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語氣里帶著不服。
阿謙,是他們之中最聰明的孩子。
他也是從外地來的。
聽說他爺爺是做大官的,原本在蘇杭那邊,后來到這里修水利,才把阿謙帶了過來。
“阿謙的爺爺可厲害了,是那種特別特別大的官!”
小女孩一臉羨慕。
“奶奶剛開始教《三字經(jīng)》的時候,他一學(xué)就會!”
她邊說邊指著旁邊一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