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站在這兒的,無一不是朝廷重臣。
文官陣營里,站著吏部尚書詹徽、太子太師傅友德、兵部尚書茹瑺等人。
武官勛貴中,涼國公藍玉、開國公常茂與兄弟二人,還有中山王府的徐輝祖也皆在列。
這些人,皆是大明權(quán)力頂層的風云人物。
此刻神情凝重。
藍玉等人更是眉宇間滿是焦灼。
拳頭攥得死緊,身子繃得如同拉滿的弓。
“舅舅,太子……該不會真出什么差池了吧?”
藍玉是常茂的親舅,背后代表的,正是大明最強勢的淮西武將集團。
朝堂上下皆知。
當年隨老爺子打天下的那群老將,才是留給太子朱標的“守護軍”。
這群人,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整個朝廷中,除了老爺子,能讓這幫人真心服氣、誓死效命的,只有一個人——
太子朱標。
原因再簡單不過。
幾十年的軍旅生涯里。
他與他們同飲烈酒,同上戰(zhàn)場,共生死,同患難。
作為繼承人,朱標無可挑剔。
軍中上下,無人敢不服。
淮西勛貴,本就是他一手拉扯起來的班底。
在眾皇子中。
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時,他便如兄如父。這些年老爺子脾氣愈發(fā)難測,也是他擋在前面,為弟弟們遮風擋雨。
哪一個皇子,敢說對太子不服?
而在文臣之中……
朱標本人性情寬和,辦事有理有據(jù),深得信賴。
如此一人,橫跨文武,貫通皇族內(nèi)外。
早就是朝野上下公認的未來明君!
他,就是整個大明王朝最穩(wěn)固的粘合劑。
將大明那些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勢力,全部擰成一股繩。
那還是在皇太孫朱雄英活著的時候。
他腦子靈光,反應(yīng)快,深得老爺子和馬皇后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