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大明十六位皇帝。
他們有的起兵奪位,有的熱衷北伐。
有的愛斗蛐蛐,有的愛寫字畫畫。
有的寵愛妃子,有的守著一夫一妻。
有的喜歡搏斗,建斗獸場。
有的玩弄權術,有的信奉道教。
有的三十年不上朝,有的干脆做個木匠。
有的什么都不會,只有滿腔熱血和疑心。
但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向異族低頭稱臣,沒有一個公主被送去和親換取和平,沒有一寸國土被輕易送人。
從不割地,也不賠款。
因為從朱元璋開始,朱家的血脈里就流淌著一樣東西——
尊嚴。
骨氣。
一句話,貫穿整個大明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p>
就像崇禎皇帝,在煤山上,仿佛向天地發(fā)出最后的吶喊:
“朕死,無顏見祖宗于地下!”
“今天我自愿摘下皇冠,讓頭發(fā)遮住臉龐,任由賊人將我尸身撕裂,只愿百姓無一人受傷!”
寂靜!
死一般的寂靜!
此刻。
老皇帝望向四周,視線慢慢掠過在場的朱家子孫,再投向那些文武百官。
眼神里滿是悲痛,他聲音沉重,緩緩開口。
“我……終于看清了大明的結局!”
“大明……國運僅僅二百七十六年!”
“二百七十六年?”
他的語氣起初低緩,漸漸變得激昂。
“可我朱家子孫,竟傳了十六代!”
“這十六代中,每位皇帝平均在位時間不過十七年!”
“有多少位皇帝,只活到三十多歲?”
“誰能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