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shù)流民加入六國后裔的隊伍,秦朝因此滅亡。”
老爺子語氣一沉。
“我大明末年,也是如此!”
“導致滅亡的根本,不是流民。”
“是那些敗壞朝政的奸臣、是那些巧取豪奪、把百姓逼上絕路的士紳富豪!”
“百姓沒飯吃,自然要反!”
“所以,咱的新法必須推行!”
“不然,咱不改,以后也沒人能改得了!”
老爺子語氣堅決。
但朱雄英卻輕輕搖頭。
“這,只是其一?!?/p>
“還有別的?”
“有?!?/p>
老爺子神情一肅,“皇權旁落,帝王手段不行,被朝臣蒙在鼓里!”
“依我看,末代帝王根本不懂權術,若不除掉魏忠賢,他就只能被權臣操控。”
“一點帝王之道都不懂,談何治理天下?”
老爺子接著說:
“再者,是財政崩壞!”
“加上,邊軍失控!”
“歷代帝王,認知有限,偏偏喜歡親征……”
“對外政策必須慎重,要持續(xù)分化、壓制,不能讓他們恢復元氣?!?/p>
“要說起因,還是那老四朱棣帶的頭?!?/p>
“誰都知道親征威風,但后世子孫沒那本事,就是送命?!?/p>
“白白搭上了大明精銳將士?!?/p>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再加上朝中黨爭不斷,蛀蟲橫行?!?/p>
“帝王不敢下狠手?!?/p>
“唉!”
“我大明幾位帝王不明不白地死,就是因為內閣權力太大?!?/p>
“朝廷中樞,確實可能遇上賢能之臣。”
“但若被奸佞之徒占據(jù),就像蔡京、秦檜這般人物,混淆視聽、排擠忠良,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