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硬聲道:“殿下放心,臣尚未知天命之年,筋骨健朗,舉個手臂而已,何足掛齒?!?/p>
周圍百姓紛紛哄笑。
“皇長孫這是不信齊泰先生?”
“抬只手罷了,誰不會?”
“六十息?癱在床上的人也能做到吧?”
“別擔(dān)心,待會兒我們幫你托著胳膊便是?!?/p>
“今日算是長見識了,還能‘用’太陽?”
議論聲四起。
朱雄英聽在耳中,卻不辯解。他知道眾人誤解了重點。
但他本就打算提出“按住手掌”的建議。
于是順勢說道:“既然大家熱心,不如請一位學(xué)子幫齊先生穩(wěn)住手臂,也好減輕負擔(dān)。”
齊泰原想推辭。
轉(zhuǎn)念一想,有人協(xié)助既能省力,在皇長孫面前也不至于太過孤立無援。便徑直走到朱雄英面前。
“請齊先生攤開手掌?!?/p>
齊泰依言照做。身后一名學(xué)子上前,雙手托住其臂膀,使其保持平舉姿態(tài)。
這時,朱雄英緩緩舉起手中的透明晶片——
確切地說,是一枚凸面鏡。
陽光穿過鏡面,匯聚成一點,精準落在齊泰掌心之上。
剎那間,焦灼感傳來。
眾人的笑聲戛然而止。
陽光穿過透明的鏡片,匯聚成一束極細的光點,溫度足以讓物體冒煙起火。
大明此時并無“攝氏度”這一說法,但熱意真實可感。朱雄英心中清楚,齊泰撐不了太久。
念頭剛落,他便舉起凸透鏡,對準天際的日輪,將光芒精準地落在齊泰的掌心。
那一點光斑起初微弱,仿佛無害。齊泰面色如常,回頭向朱允炆輕輕一笑。
“皇長孫所說的光,就只是這般模樣?”
見他語氣輕松,還能言語譏諷,朱允炆心頭稍安。先前那突然閃現(xiàn)的火光已令他驚懼,若再出意外,恐怕難以收場。
“齊先生當(dāng)真毫無知覺?”他仍不放心,再度確認。
“殿下不必憂慮,區(qū)區(qū)一道光線,便是讓我舉上整日,也無妨?!饼R泰聲音平穩(wěn),手臂紋絲未動。
朱允炆終于松了口氣。
這時,朱雄英開口:“六十息時限,方才過去一息。”
“趁此機會,我為諸位講明剛才之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