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
“無寸功在身?!?/p>
“只知捧著圣賢書,高高掛起。”
“嘴里喊著仁義道德,心里卻盡是私利?!?/p>
“用大義的名頭,做著蠅營狗茍的事?!?/p>
“以善良的外衣,行陰暗之實(shí)?!?/p>
“他們最擅長的,是用言語掩蓋錯誤,用百姓之名,讓敗局也成勝局?!?/p>
“久而久之,連自己都會被自己騙過?!?/p>
“就算敵軍真的壓境!”
“非但不反思自身過失,反而將忠義二字掛在嘴邊?!?/p>
“他們可能會荒唐地選擇自盡謝罪!”
“也可能悲壯地以頭撞墻,自我感動地死去?!?/p>
“最終換來一個身后名,一個‘忠臣’的稱號?!?/p>
“南宋末年,據(jù)說有十萬人隨陸夫子一同投海于崖山。”
“可笑之處在于……”
“之前為何沒人想過提升武將地位,傾力整軍備戰(zhàn),卻一味追求表面安穩(wěn)?”
“十萬人赴死,就只是為死而死?”
“為何不轉(zhuǎn)身殺敵,多換幾個代價?”
“反倒像是成全仇敵的笑話,帶著十萬人白白送命?”
任宗盛臉上浮現(xiàn)出一絲譏諷。
“難道敵人不動一刀一兵,只消一句感嘆‘忠義’,就達(dá)到目的?”
“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結(jié)局嗎?”
他的話如刀,毫不留情。
在天下最有名的文人面前,狠狠扇了一記耳光。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p>
“看看如今的大明?!?/p>
“打江山時,沖鋒在前的是你們武將,死了多少將士?”
“可如今坐在朝堂上的,卻是那些從未上過戰(zhàn)場的文臣?!?/p>
“他們逐漸掌控了半壁江山?!?/p>
“將來,甚至可能壟斷朝政。”
“還會染上文人普遍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