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暗潮涌動
林守業(yè)的效率出乎意料地高,高到讓林薇都有些意外。
前一日傍晚才應(yīng)下的事,次日天剛蒙蒙亮,院外就傳來了黃包車的鈴鐺聲——王氏雖仍板著臉,嘴角抿成一條刻薄的直線,卻還是親自領(lǐng)著裁縫站在了林薇的房門口。
那裁縫是個五十歲上下的男人,姓趙,留著兩撇山羊胡,手指粗糙卻靈活,指節(jié)上布滿了老繭,一看就是常年拿針線的手。他背著一個半舊的帆布包,里面裝著軟尺、劃粉、紙筆,還有幾塊疊得整齊的布料,布料用油紙包著,拆開時還帶著淡淡的樟腦香。
“林小姐,您先看看料子?”趙裁縫說話帶著蘇滬口音,語氣恭敬,目光卻不自覺地在林薇身上掃了一圈——眼前的姑娘穿著那件改后的藍(lán)色粗布旗袍,明明是廉價料子,卻被襯得身姿窈窕,氣質(zhì)沉靜,與傳聞中“怯懦膽小”的林家小姐截然不同。
林薇走過去,指尖輕輕拂過布料。最上面的一塊是淡青色的杭綢,質(zhì)地輕薄,摸起來像流水一樣順滑,陽光下能看到織物表面細(xì)密的暗紋,是纏枝蓮的圖案,低調(diào)又雅致;下面一塊是米白色的軟緞,光澤柔和,捏在手里沉甸甸的,適合做里襯或披肩;還有一塊是淺粉色的縐紗,上面繡著細(xì)小的薔薇花,針腳細(xì)密,顏色嬌嫩,顯然是給年輕姑娘準(zhǔn)備的。
“這些料子都不錯?!绷洲钡穆曇羝届o,目光卻在王氏臉上掃過——王氏的眼神里藏著一絲不滿,顯然是覺得給林薇用這么好的料子“浪費”,但礙于林守業(yè)的吩咐,不敢多說。
“那就選這塊杭綢做日常穿的旗袍,軟緞做件披肩,縐紗……”林薇頓了頓,看向翠兒,“翠兒,你穿粉色好看,這塊縐紗給你做件短襖吧。”
翠兒愣了一下,連忙擺手:“小姐,這怎么行!這料子這么好,是給您準(zhǔn)備的,奴婢不能要!”
“讓你拿著你就拿著。”林薇笑著拍了拍她的手,“以后還要靠你幫我打下手,總不能讓你一直穿舊衣服?!?/p>
王氏在一旁聽著,臉色更沉了——林薇這是在“收買”丫鬟!但她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說話,畢竟料子是林守業(yè)點頭要給的,她若是反對,反倒顯得自己小氣,落了下乘。趙裁縫很快給林薇量了尺寸。
軟尺繞著她的肩頸、胸圍、腰圍、臀圍,每量一個數(shù)據(jù),趙裁縫就忍不住贊嘆一句:“林小姐這身材真是標(biāo)準(zhǔn)的衣架子,穿什么都好看?!?/p>
他量得仔細(xì),連袖長、裙長都反復(fù)確認(rèn),生怕有一點偏差。量完尺寸,廚房那邊也送來了早餐。不再是之前清可見底的米粥,而是一個白瓷碗裝著的銀耳羹,銀耳燉得軟爛,湯里加了冰糖,甜而不膩;旁邊還有一個竹制的蒸籠,里面放著四個水晶包,皮薄餡足,透過透明的皮能看到里面的豬肉餡和筍丁,香氣撲鼻。
“小姐,這銀耳羹是張媽特意給您燉的,說補身子!”翠兒喜滋滋地把碗端到林薇面前,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自己能吃到一樣。
她拿起一個水晶包,剛想遞到嘴邊,又想起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奴婢先給您嘗一口,看看燙不燙?!绷洲笨粗⌒囊硪淼臉幼?,心里泛起一陣暖意。這幾天翠兒跟著她,沒少受王氏的白眼,卻始終對她忠心耿耿。
她接過水晶包,掰了一半遞給翠兒:“一起吃,我一個人也吃不完。”翠兒連忙搖頭:“奴婢不能跟小姐一起吃飯……”“沒事,這里沒有外人?!绷洲卑阉О剿掷铮翱斐园?,涼了就不好吃了?!?/p>
翠兒這才接過,小口小口地吃著,臉上滿是幸福的表情。王氏站在門口,看到這一幕,冷哼一聲,轉(zhuǎn)身走了——眼不見心不煩。
吃完早餐,林薇把趙裁縫送走,然后去找林守業(yè)。林守業(yè)正在前廳算賬,桌上攤著一堆賬本,上面記著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大部分都是“支出”。
看到林薇進來,他立刻放下算盤,臉上堆起笑容:“薇薇來了?坐,坐!”林薇在他對面坐下,開門見山:“叔父,我畫設(shè)計圖需要一些東西——幾支鉛筆、一塊橡皮,還有一些白凈厚實的畫紙,最好是能用來畫工筆的熟宣。另外,我想看看父親母親留下的舊物,比如他們的衣服、首飾,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設(shè)計靈感?!?/p>
第一個要求林守業(yè)想都沒想就答應(yīng)了:“沒問題!鉛筆橡皮我讓管家去四馬路的文具店買,熟宣我書房里還有幾刀,等會兒讓翠兒去拿。對了,我還讓管家找了幾本過期的上海時裝雜志,你看看能不能用得上?!彼贿呎f一邊從抽屜里拿出幾本雜志,都是《良友》和《上海時裝》,封面是穿著時髦旗袍的女明星,里面印著各種中西合璧的服裝款式,還有巴黎時裝周的最新報道。
林薇接過雜志,心里有些驚喜——這些雜志正是她需要的,能幫她更了解當(dāng)下的時尚趨勢,避免設(shè)計出過于超前的款式。但聽到第二個要求,林守業(yè)的眼神閃爍了一下,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的邊緣,語氣也變得含糊起來:“庫房啊……庫房鑰匙一時找不到了,好像上次搬家的時候弄丟了。而且里面好久沒打掃了,灰塵大得很,你身子剛好,去了容易著涼。等以后找到了鑰匙,打掃干凈了,我再帶你去看,好不好?”
林薇心中冷笑——什么鑰匙丟了,分明是他對父親留下的那箱“古董”看得極緊,怕她從中拿走什么值錢的東西,或者發(fā)現(xiàn)什么秘密。她沒有戳破,只是順著他的話說:“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麻煩叔父了。等以后再說也不遲?!?/p>
林守業(yè)松了口氣,連忙轉(zhuǎn)移話題:“對了,云裳公司的張老板昨天派人來問,說想再看看你的設(shè)計圖,要是有新的,最好能盡快送過去。你要是有時間,多畫幾張,我們爭取和他簽長期合同!”“我知道了,叔父?!?/p>
林薇點點頭,拿著雜志起身離開?;氐椒块g,林薇把雜志攤在床上,仔細(xì)翻閱起來。《良友》雜志里有一篇關(guān)于“改良旗袍”的文章,提到現(xiàn)在的名媛們越來越喜歡簡約的款式,不再像以前那樣繡滿繁復(fù)的花紋,而是更注重剪裁和面料的質(zhì)感;《上海時裝》里則介紹了巴黎最新流行的“喇叭袖”和“收腰設(shè)計”,還提到珍珠和玉石是今年最受歡迎的首飾材質(zhì)。林薇結(jié)合這些信息,開始構(gòu)思新的設(shè)計。
她沒有簡單地抄襲現(xiàn)代款式,而是將未來的審美巧妙地融入民國的服裝輪廓中。比如,她設(shè)計了一款墨綠色的提花旗袍,面料用的是厚緞,上面織著暗金色的竹葉紋,在燈光下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光澤;剪裁上,她采用了“斜襟”設(shè)計,從領(lǐng)口一直斜到腰側(cè),盤扣用的是墨玉扣,一共三顆,大小不一,錯落有致;袖口做成了喇叭袖,長度到小臂,邊緣縫了一圈細(xì)細(xì)的金絲線,走路時會輕輕晃動,增添幾分靈動;裙擺的開衩位置在膝蓋上方,開衩處用同色系的線繡了幾片竹葉,簡約又不失細(xì)節(jié)。她還設(shè)計了一套適合宴會穿的禮服旗袍,用的是正紅色的真絲,上面沒有任何花紋,全靠剪裁取勝——領(lǐng)口做成了“一字領(lǐng)”,露出精致的鎖骨;腰身收得極細(xì),用了隱形的暗扣,讓線條更流暢;裙擺很長,拖在地上,開衩到大腿處,方便走路;搭配一件白色的狐毛披肩,披肩的邊緣縫了一圈珍珠,顯得華貴又大氣。除了旗袍,她還畫了一些搭配的手袋和鞋履草圖。手袋用的是絲綢和竹編結(jié)合的材質(zhì),主體是竹編的框架,外面裹著和旗袍同色系的絲綢,上面繡著小小的盤扣圖案,提手用的是珍珠串成的鏈子;鞋履是高跟鞋,鞋跟不高,只有兩寸,適合民國女性穿慣了平底鞋的腳型,鞋面用的是絲絨,上面縫了幾顆小珍珠,既舒適又時髦。翠兒在一旁看著,一會兒幫她遞鉛筆,一會兒幫她鋪平畫紙,眼睛里滿是敬佩:“小姐,您畫得真好!這些款式比雜志上的還好看!”林薇笑了笑,繼續(xù)畫著。她知道,要想在林家站穩(wěn)腳跟,獲得持續(xù)的議價能力,必須展現(xiàn)出獨一無二的價值——這些設(shè)計圖就是她的籌碼,不僅能幫她賺到錢,還能幫她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找到更多關(guān)于鳳凰胸針的線索。接下來的幾天,林薇幾乎都待在房間里畫設(shè)計圖。
王氏偶爾會過來“探望”,其實是想看看她有沒有偷懶,每次看到林薇埋首在畫紙中,她的臉色就會更沉幾分,卻又找不到理由發(fā)作。這天下午,林薇終于畫完了十幾種設(shè)計圖樣,涵蓋了日常、宴會、外出游玩等不同場合。她把圖樣整理好,用絲帶系成一疊,送到前廳給林守業(yè)。林守業(yè)正在和管家說話,看到林薇進來,立刻停下話題,接過圖樣。他一張張地翻看,眼睛越睜越大,手指都有些發(fā)抖——這些圖樣比上次的更精致、更全面,每一張都標(biāo)注了面料、顏色、尺寸,甚至連盤扣的材質(zhì)、刺繡的紋樣都寫得清清楚楚,一看就是下了苦功的。
“好!好!太好了!”林守業(yè)激動得站起來,聲音都有些發(fā)顫,“薇薇,你真是我們林家的福星!不,是搖錢樹??!有了這些圖樣,我們以后就不愁沒錢了!”
他拿著圖樣,連飯都顧不上吃,就急匆匆地出門了——他要親自去云裳公司,和張老板談合作。
云裳公司位于南京路的一棟三層小樓里,一樓是展廳,擺放著各種款式的旗袍和洋裝;二樓是工作室,裁縫們正在忙碌地縫制衣服;三樓是張老板的辦公室。張老板名叫張仲明,五十多歲,留過洋,在法國學(xué)過服裝設(shè)計,回國后開了這家云裳公司,憑借新穎的款式和精湛的工藝,很快在上海時裝界站穩(wěn)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