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生活,因為林薇開始參與內(nèi)勤情報工作,而呈現(xiàn)出一種與之前訓練和外勤截然不同的節(jié)奏。這里沒有槍林彈雨的直接威脅,卻充斥著另一種無形的硝煙——信息的甄別、真?zhèn)蔚谋嫖?、蛛絲馬跡的串聯(lián),以及隱藏在平靜表面下的暗流涌動。
她的工作地點,從訓練場和狹窄的臥室,轉移到了安全屋地下深處的一間經(jīng)過特殊隔音和屏蔽處理的暗室。這里被稱為“分析室”,空間不大,陳設簡陋,只有幾張拼接在一起的長條桌,上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文件、檔案袋、電報抄錄稿、報紙剪報,以及幾臺這個時代算是先進、但在她看來頗為笨重的打字機和密碼機??諝庵袕浡湍⑴f紙張和一絲若有若無的、用于防潮防蛀的樟腦丸氣味。
陳鋒是這里的實際負責人。他依舊沉默寡言,但對待工作的嚴謹和專注,讓林薇暗自敬佩。他分配給林薇的任務,最初是基礎性的——協(xié)助整理、分類近期從各個渠道匯集而來的海量信息,從中篩選出可能與日方活動、黑衣人勢力、乃至“星隕”、“九鼎”等關鍵詞相關的片段。
這些信息龐雜而瑣碎,有巡捕房的例行通報,有報紙上的社會新聞,有監(jiān)聽記錄的只言片語,有碼頭工人的閑談記錄,甚至還有一些看似無關的商業(yè)往來賬目。就像是在一堆混雜的沙礫中,尋找可能存在的金屑。
林薇很快便沉浸其中。前世作為文物修復師所培養(yǎng)出的耐心、細致和對細節(jié)的敏銳觀察力,在這里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她不像其他一些初涉此道的人那樣急于求成,而是像對待一件亟待修復的珍貴文物一樣,先將信息按照來源、時間、類型進行初步梳理,建立索引,然后再逐條審閱,尋找其中的矛盾、關聯(lián)和異常之處。
她發(fā)現(xiàn),許多看似不起眼的信息,當被放在特定的背景和時序下相互印證時,往往會浮現(xiàn)出意想不到的價值。例如,一條關于某日本商社近期頻繁購入特定型號蓄電池的記錄,與另一條關于日占區(qū)某廢棄倉庫夜間有異常車輛進出的目擊報告相結合,就可能指向一個秘密的無線電監(jiān)聽站或者某種需要大功率電源的設備隱藏點。
陳鋒偶爾會站在她身后,沉默地觀察她的工作方法,雖然從不評價,但林薇能感覺到他目光中的認可在逐漸增加。幾天后,他開始讓她接觸一些經(jīng)過初步篩選的、密級更高的電報截獲內(nèi)容和部分潛伏人員發(fā)回的書面報告。
這些信息更加敏感,也更加撲朔迷離。林薇從中看到了一個比想象中更為錯綜復雜的上海灘。除了明面上的日偽勢力和己方力量,還有英美法等國情報機構的暗中角力,蘇聯(lián)特工若隱若蹤的身影,青幫洪門等江湖勢力的盤根錯節(jié),以及一些目的不明、身份成謎的獨立行動者(比如那伙黑衣人)的活躍。
她就像是一個站在巨大迷宮邊緣的人,之前只是窺見了其中一兩條岔路,而現(xiàn)在,整個迷宮的復雜輪廓才開始在她面前緩緩展開。
這天下午,林薇正在分析一份關于日本海軍駐滬部門近期人員調(diào)動異常的報告,試圖將其與之前破譯的父親筆記中提到的某個日期和方位進行關聯(lián),陳鋒拿著一份薄薄的、封面印著紅色“絕密”字樣的文件夾,走到了她的桌前。
“林小姐,”他的語氣比平時更加嚴肅,“這份資料,先生吩咐,交由你分析研判。閱后即焚,不得記錄,不得外傳?!?/p>
林薇心中一凜,知道這必然是極其重要的核心情報。她接過文件夾,入手很輕,但感覺卻沉甸甸的。
陳鋒沒有離開,而是站在一旁,顯然負有監(jiān)督之責。
林薇深吸一口氣,打開了文件夾。里面只有寥寥幾頁紙,并非具體的情報內(nèi)容,而是一份……計劃綱要。標題是幾個遒勁有力的毛筆字——《“驚鴻”計劃初步研判與風險評估》。
“驚鴻”計劃!
林薇的心臟猛地一跳!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接觸到沈驚鴻背后那個龐大組織的核心行動名稱!而且,這個計劃的名字,竟然與沈驚鴻本人的名字如此契合!這絕非巧合!
她強壓下心中的激動,仔細閱讀起來。
計劃書的內(nèi)容言簡意賅,甚至有些語焉不詳,顯然是經(jīng)過高度概括和加密的。但結合林薇已有的認知,她還是從中解讀出了令人震驚的信息:
第一,“驚鴻”計劃的核心目標,并非簡單的對日情報戰(zhàn)或破壞活動,而是——定位、確認并最終“控制”或“確?!蹦莻€被稱為“九鼎之秘”的、可能存在的上古遺存或能量源!計劃書中用了“確保華夏氣運根基不失”這樣的字眼,其戰(zhàn)略高度和潛在影響,遠超常規(guī)的軍事或政治斗爭!
第二,計劃目前處于初步階段,主要任務是搜集、破譯一切與“九鼎”、“星隕”、“密鑰”相關的線索。父親林翰文的發(fā)現(xiàn),被列為計劃啟動的關鍵誘因和初始情報來源之一。計劃書中明確提到,“林氏遺稿及關聯(lián)物(指木匣)為關鍵突破口,需全力追查、保護?!?/p>
第三,計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除了來自日方“櫻”機關等明面敵人的激烈爭奪,還有來自“第三方未知勢力”(明確指向搶奪木匣的黑衣人及其背后主使)的嚴重威脅。計劃書特別強調(diào),該第三方勢力“行動詭秘,手段狠辣,意圖不明,危險等級極高”。同時,計劃也提及了來自“內(nèi)部其他派系及國際勢力”的潛在干擾和覬覦,措辭謹慎,但暗示了形勢的復雜性。
第四,計劃書中提到了幾個關鍵節(jié)點和下一步行動方向:其一,全力救治并確保秦守仁的安全,爭取其合作,解讀更多古老符號的含義;其二,追查黑衣人勢力及其搶奪木匣的目的;其三,利用已獲得的“星隕之鑰”碎片(顯然指的是那枚古玉璧,計劃書認為它已成功“投放”至山口處,可作為后續(xù)追蹤的誘餌),順藤摸瓜,尋找其他碎片及“鎖”的所在;其四,加強對東北地區(qū)異?;顒拥谋O(jiān)控,核實父親筆記中關于“礦藏”、“信號”等線索。
最后,在風險評估一欄,用朱筆醒目地標注著:“此計劃關乎國本,然亦如履薄冰,一步踏錯,恐引滔天之禍。執(zhí)行人員需兼具忠誠、能力與……犧牲之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