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那個曾經(jīng)傳遞字條的陌生護士,再次出現(xiàn)了。這次,她帶來了一本厚厚的、硬殼的英文醫(yī)學書籍,封面是《格雷氏解剖學》。
“林小姐,有位先生托我?guī)Ыo您的,說對您了解……呃,‘人體結構’有幫助?!弊o士面無表情地說道,將書放在床頭柜上,便轉身離開了。
林薇心中一動。等她確認護士走遠,才迫不及待地拿起那本沉重的書。書顯然是舊的,但保存完好。她仔細翻查,很快在書頁中間,發(fā)現(xiàn)了幾張折疊得整整齊齊的、質地優(yōu)良的白色道林紙。
展開一看,上面是用打字機密密麻麻打出的英文信息!不是沈驚鴻的筆跡,顯然是經(jīng)過處理的情報摘要。
內容讓她觸目驚心:
日軍動向:日軍已在杭州灣金山衛(wèi)登陸,意圖包抄中國軍隊后路,淞滬戰(zhàn)場中國軍隊有陷入重圍的危險。
租界局勢:日方已向租界工部局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取締一切反日言論和活動,并默許其特務機關在租界內“自行維持秩序”。
“七十六號”活動:該特務組織已列出暗殺名單,包括多名堅持抗日的報人、律師和社會活動家。顧言笙的名字,赫然在列!
經(jīng)濟封鎖:日軍正加緊對上海周邊進行經(jīng)濟封鎖,戰(zhàn)略物資,尤其是藥品,輸入將愈發(fā)困難。
這些情報,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剖開了租界虛假繁榮的外衣,露出了底下血淋淋的殘酷現(xiàn)實。大戰(zhàn)即將落幕,但更黑暗的時期恐怕就要來臨。而顧言笙,已經(jīng)身處極度危險之中!
林薇的心臟狂跳起來。沈驚鴻冒著巨大的風險傳遞這些情報,不僅僅是為了讓她了解局勢,更是對她和顧言笙的嚴重警告!
她必須立刻通知顧言笙!
然而,如何聯(lián)系?她無法離開醫(yī)院,而顧言笙下次來訪不知是何時。
焦急之中,她的目光落在了那本《格雷氏解剖學》上。沈驚鴻既然能用這種方式傳遞信息,是否也能用這種方式接收?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她腦中形成。
她拿出藏在床下的派克鋼筆和稿紙,開始用英文書寫。她沒有直接提及情報內容,那樣太危險。她只是以討論“醫(yī)學研究”為名,寫道:
“尊敬的先生:
您惠贈的《格雷氏解剖學》已收到,對理解當前復雜的‘病理環(huán)境’助益極大,深表感謝。近日研讀,深感某些‘局部炎癥’(指顧言笙的處境)若不及早干預,恐有擴散之虞,影響整體‘機體健康’(指他們的小團體和事業(yè))。不知是否有特效‘抗生素’(指保護措施或撤離方案)可用?或需調整‘治療方案’(指行動計劃)?另,對‘神經(jīng)傳導’(指信息傳遞)機制頗有興趣,不知是否有更便捷之‘實驗通道’(指更安全的聯(lián)系方式)?
盼復。
您誠摯的,V。”
她將寫好的字條小心地夾回書中原處。接下來,就是等待。她不知道那個護士是單線傳遞,還是也能反向接收。這無疑是一次冒險的試探。
等待的日子格外煎熬。林薇一方面擔心顧言笙的安危,另一方面也忐忑于自己的試探是否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她強迫自己靜下心來,繼續(xù)構思那份秘密刊物的內容。如果顧言笙暫時不能露面,很多工作就需要她獨自承擔更多。
她將之前發(fā)表的“薇光”文章重新整理、修改、深化,又根據(jù)沈驚鴻提供的情報(隱去來源),結合自己的分析,開始撰寫對當前戰(zhàn)局的評論,揭露日軍戰(zhàn)略企圖和殘暴本質。她還打算開辟一個專欄,專門介紹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進展,給黑暗中的人們帶來一絲遠方的希望。她甚至開始嘗試將一些重要的信息,用更隱晦的、文學性的語言編碼,準備在未來的刊物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