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修女那晚冰冷的警告,如同在林薇周圍劃下了一道無形的結(jié)界。接下來的幾天,孤兒院的生活表面上恢復(fù)了往日的刻板與平靜,但在這平靜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動得更加湍急。林薇能清晰地感覺到,一雙眼睛,或者說不止一雙眼睛,時刻在暗中注視著她和荷花的一舉一動。
她變得更加謹小慎微。勞作時更加沉默,姿態(tài)更加卑微,仿佛徹底被那夜的警告嚇破了膽,成了一個真正逆來順受、只求溫飽的可憐婦人。她不再試圖靠近倉庫,甚至有意避開配樓那條通往倉庫的走廊。對瑪莎修女,她表現(xiàn)出加倍的恭敬和畏懼,每次相遇都立刻低下頭,側(cè)身讓路,眼神不敢有絲毫接觸。
然而,在這層精心維持的、名為“王靜”的假面之下,林薇的觀察和思考從未停止,反而因為那夜的沖突而變得更加敏銳和深入?,斏夼男袨檫壿嫵錆M了矛盾,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她像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獵手,開始調(diào)整策略,不再急于觸碰那些明顯的禁區(qū),而是將注意力轉(zhuǎn)向更細微、更不引人注目的角落,試圖從側(cè)面勾勒出瑪莎修女和這座孤兒院的真實輪廓。
她開始更加留意瑪莎修女與其他人的互動。她發(fā)現(xiàn),瑪莎修女對瑪利亞修女的態(tài)度,并不僅僅是下級對上級的服從,有時在討論孤兒院事務(wù)時,瑪莎修女的眼神中會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耐甚至輕視?仿佛在她心中,瑪利亞修女那種純粹的、有時近乎軟弱的善良,是一種不合時宜的累贅。
她還注意到,瑪莎修女與那個沉默寡言的廚娘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超越普通工作關(guān)系的、極其隱晦的默契。她們很少交談,但偶爾在廚房交接物資,或者傳遞一個眼神時,有種無需言語的溝通。廚娘看向瑪莎修女的眼神里,沒有其他孩子和幫工那種純粹的恐懼,而是一種……沉靜的、帶著某種決絕的追隨?
這些細微的發(fā)現(xiàn),像一塊塊零散的拼圖,暫時還無法拼湊出完整的圖像,但都在指向一個結(jié)論:瑪莎修女絕非凡俗,她在這座孤兒院里,構(gòu)建了一個以她為核心的、隱秘的小圈子。
與此同時,林薇也沒有放棄對那座地下室的思考?,斏夼绱司o張那個地方,里面藏著的,會是電臺嗎?還是軍火?物資?或者……是人?她想起了戰(zhàn)爭史上那些利用教堂、修道院等宗教場所隱藏抵抗力量或猶太人的案例。難道瑪莎修女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她在庇護某些被日偽追捕的人?
這個猜測讓她心頭一震。如果真是這樣,那么瑪莎修女警告她,或許并非完全是惡意,而是為了保護藏在下面的“秘密”。那枚她曾在瑪莎修女口袋里摸到的、刻著模糊圖案的紐扣,會不會就是某種抵抗組織的信物?
這個想法讓她對瑪莎修女的觀感變得復(fù)雜起來。敵友的界限,在這個特殊的時空背景下,變得模糊不清。
這天下午,林薇被分配去主樓幫忙打掃衛(wèi)生。當她擦拭著走廊里那些積灰的宗教畫像框時,目光無意中掃過墻壁上掛著一幅巨大的、描繪“最后的晚餐”的復(fù)制品。油畫本身因年代久遠而色澤暗淡,但讓她瞳孔微縮的是,在畫框右下角一個極其不起眼的位置,有人用極細的筆,勾勒了一個幾乎與背景融為一體的、振翅欲飛的鳥兒輪廓!
飛鳥圖案!
盡管這個圖案比她熟悉的沈驚鴻那個更加簡略、更加寫意,但那神韻,那展翅的姿態(tài),幾乎如出一轍!
她的心臟猛地狂跳起來,拿著抹布的手瞬間僵硬。這絕不是巧合!這個圖案出現(xiàn)在這里,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這座孤兒院,或者說瑪莎修女,與沈驚鴻的“鴻影”網(wǎng)絡(luò)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還是說,這只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不同抵抗組織間的、用于識別的通用符號?
巨大的震驚和隨之而來的希望,如同海嘯般沖擊著她的心神。她強迫自己移開目光,繼續(xù)機械地擦拭著畫框,但大腦已經(jīng)掀起了滔天巨浪。如果瑪莎修女是自己人,那么之前所有的警告、對峙、乃至那晚的“寬恕”,是否都有了全新的、合理的解釋?她是在用那種方式,保護自己的身份,也保護可能藏在地下室的同志,同時……也是在試探和確認她林薇?
然而,希望的火苗剛剛?cè)计?,就被理智的冷風吹得搖曳不定。萬一這只是敵人設(shè)下的又一個精巧陷阱呢?蘇婉清詭計多端,完全可能利用這種圖案來引誘和識別沈驚鴻的關(guān)聯(lián)者。那個圖案出現(xiàn)得如此突兀,又是在一幅人人可見的油畫上,難道不更像是一個誘餌嗎?
真?zhèn)坞y辨,險象環(huán)生。林薇感覺自己仿佛行走在一條橫亙于深淵之上的鋼絲上,兩邊都是足以致命的迷霧。
就在她心亂如麻之際,一陣壓抑的哭泣聲和瑪利亞修女焦急的安撫聲從走廊盡頭的醫(yī)務(wù)室傳來。林薇心中一動,放下抹布,悄聲靠近。
透過虛掩的門縫,她看到瑪利亞修女正抱著一個約莫七八歲、臉色潮紅、呼吸急促的男孩,男孩的胳膊上有一道猙獰的、已經(jīng)化膿潰爛的傷口。是那幾個大男孩中的一個,林薇記得別人叫他“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