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洛泱仍是困惑,她輕嘆一聲解釋道:“青山寺那么多和尚都沒管這事,偏偏他管。同樣是和尚,你讓那些人怎么想?”
洛泱猛然醒悟,急忙望向青山寺駐扎的方向。
透過綿綿雨絲,她清楚地看到那些僧人的表情,頓時心頭一沉。
青山寺的僧人們已經陸續(xù)起身,三三兩兩地聚在帳篷外。
他們的目光無一例外地都聚焦在了因身上,然而那些眼神中既無贊許,也無感動,反而充滿了各種復雜難言的情緒。
幾位年長的僧人聚在一處,低聲交談。
其中一人搖頭,語氣透著明顯的不贊同:“了因這般行事,未免太過張揚。超度亡魂固然是善舉,但如此大張旗鼓,豈不顯得我等冷漠無為?”
身旁另一位僧人也附和道:“師兄所言極是。非是我等不愿施以援手,實是遺跡不知何時便會現(xiàn)世,自當養(yǎng)精蓄銳,以大局為重。”
稍遠處,一群年輕僧人聚作一堆,神情各異。
有人面露欽佩,悄悄向了因投去敬重的目光,卻被身旁同門以眼神制止。
一位年輕和尚低聲對同伴道:“出家人本當以慈悲為懷,為何我們……”
話未說完,便被一位年長些的僧人打斷:“慎言!莫忘了了因尚背負寺規(guī)懲戒。我看他此舉,不過沽名釣譽,想借此逃脫責罰罷了?!?/p>
雨越下越大,青山寺的僧人們大多躲回了帳篷,或是聚在門口避雨。
他們竊竊私語,目光不時瞟向雨中獨坐的了因。
那些眼神中有不屑,有責備,卻唯獨無人上前。
更讓洛泱心寒的是,她看到有幾個僧人竟然對著了因指指點點,臉上帶著譏誚的笑容。
一個胖和尚對同伴說:“明明自己犯了寺規(guī),還在此處出風頭。待回寺中,戒律院豈能饒他?”
同伴冷笑應和:“可不是?冒雨超度亡魂,多么感人至深——哼,不過是沽名釣譽!”
這些話語隨風飄來,雖不清晰,卻足以讓人心寒。
洛泱緊緊攥住了衣袖,指甲幾乎掐進掌心。她難以理解,為何了因行善舉反而招來同門的非議。
宮如音的聲音再次在耳邊響起,帶著淡淡的嘆息:“有時候,特立獨行不見得是好事。在這世上,做得太多太好,反而會讓其他人難堪?!?/p>
洛泱沉默不語,只是望著雨中那道孤獨的身影。
了因依然端坐如鐘,仿佛對身后的議論渾然不覺。
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僧袍緊緊貼在身上,顯露出清瘦卻挺拔的脊梁。
宮如音輕輕拉了下洛泱的衣袖:“回去吧,雨大了?!?/p>
“師叔,我還想在這里待一會!”
“哎!”宮如音嘆息一聲,隨即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