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他這份時時處處為弟子、為蒼生著想的慈悲心腸,縱使他年事已高,修為不復(fù)當年,卻依舊是青林禪院上下最為敬重愛戴的方丈。
匆匆拜別了空找首座,了因腳步急促地朝著方丈禪院走去。
越是靠近,他的心情便越是沉重與急切交織。
來到禪房外,他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因趕路而略顯凌亂的僧袍,這才輕輕叩響了房門。
“進來。”屋內(nèi)傳來一個蒼老卻依舊溫和的聲音。
了因推門而入,只見禪房內(nèi)陳設(shè)簡樸,一如往昔。
窗邊的書案后,老方丈空消正伏案而坐,就著窗外透入的天光,瞇著眼,一筆一劃地認真抄寫著經(jīng)文。
聽到開門聲,他緩緩抬起頭,花白的眉毛下,那雙因年邁而有些渾濁的眼睛費力地辨認著來人。
待看清是了因時,老方丈臉上立刻綻開了欣喜的笑容,他放下手中的毛筆,顫巍巍地便要站起身:“了因?是你回來了!”
了因見狀,連忙快步上前,扶住老方丈:“方丈,您快坐著?!?/p>
他注意到,老方丈的面容果然如空找首座所言,消瘦了許多,臉上的皺紋也更深了,但那雙看向自己的眼睛里,卻依舊透著熟悉的、溫和而慈祥的光彩,這讓他懸著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老方丈卻執(zhí)意要親自招待,他輕輕推開了一因攙扶的手,走到一旁的小幾邊,動作緩慢卻堅持地為了一因斟了一杯清茶:“一路辛苦,先喝口茶潤潤喉?!?/p>
兩人在蒲團上相對坐下。
老方丈仔細端詳著了因,眼中滿是欣慰:“算算日子,你也該回來了。這次出去,又帶回來什么‘好東西’了?”
見了老方丈這般“市儈”模樣,與往日并無不同,了因心中的陰霾也被驅(qū)散了幾分,不由得笑道:“方丈您還是老樣子。這次貧僧運氣不錯,得到了一些藥引,至于輔材,已經(jīng)讓藥王院去采購了,估計很快就能備齊,這次應(yīng)該又能煉制出不少品質(zhì)不錯的氣血丹。”
老方丈聞言,連連點頭,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迭聲道:“好,好!有了這些丹藥,寺里年輕弟子們練功便能多幾分保障?!?/p>
他欣慰地看著了因,隨即卻又輕輕嘆息一聲,語氣中帶著感慨:“唉,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若不是你常年在外,不辭辛勞地四處誦經(jīng)講法,咱們這青林禪院,怕是難以維持到今天這般光景啊。”
了因聽著老方丈的話,思緒也不由得飄回了十年前。
他剛來到青林禪院時,寺院是何等的破敗蕭條。
殿宇失修,僧眾稀少,香火更是寥寥。
寺里的用度時常捉襟見肘,連一日兩餐的齋飯都時常是清湯寡水。
與如今殿宇煥然、僧眾安心修行、香客也逐漸增多的景象相比,簡直是判若兩寺。
這一切的改變,固然有老方丈精打細算、苦心經(jīng)營的功勞,但也離不開他這些年在外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