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向飛龍拉了因衣袖欲走之際,街道上忽然傳來陣陣梵唱,聲如潮涌,層層疊蕩。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兩隊身著明黃色僧衣的武僧出現(xiàn)在街頭分列兩側(cè),他們動作整齊劃一,氣勢肅穆。
這些武僧個個太陽穴高鼓,目光如電,周身氣勁流轉(zhuǎn),分明都是內(nèi)外兼修的絕頂高手。
緊接著,八名武僧抬著一頂金絲楠木轎攆緩緩行來。
那轎攆通體流光,四周垂著的明黃流蘇在日光下泛起層層金浪。
轎攆前后各有四名灰衣僧人手持鎏金香爐隨行。
華蓋之下,一位身披赤金袈裟的老僧手持九環(huán)錫杖相伴左右,他須眉皆白,但雙目開闔間精光閃爍,手中錫杖每動一環(huán),便發(fā)出清越鳴響。
身后兩列三十二名持杖僧人肅容而行,將整條長街映照得佛光璀璨,仔細一數(shù),竟有七八十人之眾。
仔細一數(shù),竟有七八十人。
隊伍行至酒樓前,那老僧抬手一揮,整支隊伍立時頓住,動作整齊劃一,仿佛早有默契。
隨即老僧快步踏入酒樓,目光如電掃過眾人,當即鎖定在了因身上,隨即躬身行了個大禮,聲如洪鐘卻帶著十二分的恭敬:
“阿彌陀佛!老衲大無相寺知客院長老、釋迦寺方丈空應,恭迎佛子法駕東極?!?/p>
他的聲音雖然平和,卻蘊含著深厚的內(nèi)力,清晰地傳遍整個酒樓。
他身后的僧眾齊聲誦念佛號,聲震屋瓦,氣勢恢宏。
空應直起身來,繼續(xù)說道:“寺內(nèi)早有訊傳來,說了因佛子將法駕東極。只是聽聞佛子在海上遭遇風暴,東極眾多弟子長老至今仍在沿海一帶尋找,未能及時迎接,還請佛子海涵。”
了因雙手合十還禮,神色平靜:“勞煩空應長老費心了?!?/p>
空應大師微微頷首,神色愈發(fā)恭敬:“方丈有令,自佛子踏足東極之日起,所有大無相寺弟子、俗家弟子,乃至依附寺廟,皆須遵佛子號令?!?/p>
此言一出,四下嘩然。
大無相寺乃佛門三大圣地之一,其勢力遍布五地,東極雖是大須彌寺傳法之地,但大無相寺在東極的弟子何止千百?
如今竟要全部聽命于這個年輕僧人,佛子尊位之重,當真令人心驚。
空應大師聞言,雙手合十躬身道:“寺內(nèi)早已為佛子備好清凈禪院,還請法駕移步?!?/p>
了因輕輕搖頭,雙手合十還禮:“多謝空應長老好意。貧僧與故友多年未見,今日難得重逢,還請長老先行回寺,晚些時候貧僧自會前往?!?/p>
空應大師略顯遲疑,但見了因神色堅定,只得點頭:“既是佛子之意,老衲自當遵從?!?/p>
他轉(zhuǎn)頭望向那頂金絲楠木轎攆,又向了因請示:“那這轎攆。。?!?/p>
了因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見那轎攆金碧輝煌,在日光下流光溢彩,引得街上行人紛紛駐足圍觀。
他微微蹙眉,擺手道:“不過是尋常出行,何須如此興師動眾。?!?/p>
空應大師會意,躬身道:“老衲明白?!?/p>
他轉(zhuǎn)身對眾僧揮了揮手,那些武僧立即整齊列隊,抬著空轎攆緩緩離去。
空應大師向了因再行一禮,這才領(lǐng)著眾多弟子轉(zhuǎn)身離開,明黃色的僧衣在陽光下漸行漸遠,梵唱聲也漸漸消散在街道盡頭。
。。。
打狗堂分舵內(nèi),眾人正圍坐一桌,對著了因親手烹制的素齋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