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法會6本以為是自夸之言,誰料這小和尚了因竟真有如此深厚的佛學(xué)根基。若他所言非虛,那般若掌恐怕……
思及此處,幾位首座眼中不禁浮現(xiàn)出驚喜之色。
桑杰喇嘛沉默片刻,忽然問道:“小師父如何稱呼?師承何寺?”
“小僧了因,乃青山寺弟子?!绷艘蚬Ь椿卮?。
“了因。。?!鄙=苤貜?fù)一遍這個名字,眼中閃過意味深長的光芒:“好個了因!三代祖庭一脈果然藏龍臥虎。不過。。?!?/p>
話未說完,大和尚話鋒一轉(zhuǎn):”你既然認(rèn)為默然即是答案,那么老衲問你:默然之時,是真無言,還是不會言?是真超越,還是不能答?“
這個問題極為刁鉆,直接指向了因解釋中的漏洞。
若答真無言,則落于斷滅;若答不會言,則承認(rèn)失敗。全場目光再次聚焦在了因身上,看他如何應(yīng)對。
了因卻不慌不忙,微微一笑:“大喇嘛此問,猶如問啞巴吃黃連,是知苦不說,還是不知苦味?”
這個比喻出乎意料,桑杰不禁一怔:“此話怎講?”
“黃連苦味,本不因言說而有;般若真知,豈借言語而顯?”了因從容道:“啞巴吃黃連,苦自心知,說與不說,苦味何曾增減?默然之時,真知自顯,會與不會,般若何曾盈虧?”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大喇嘛,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桑杰喇嘛默然片刻,忽然仰天大笑:“好!好!好!好個了因!好個青山寺!今日老衲真是不虛此行!”
笑聲漸收,他目光如炬,直抵了因雙眸:“小師父,可敢與老衲共參這默然之旨?”
一語既出,滿堂嘩然。
桑杰大喇嘛竟以平等之姿邀戰(zhàn)年輕僧侶,無疑是將了因視作可堪匹敵的辯經(jīng)之人。
千百道目光如百川歸海,盡匯于那月白僧人一身。
這時,人群中忽有低語傳出:“了因……這名字好生耳熟……”
一位身著錦緞的商人猛地一拍大腿,失聲叫道:“青山寺?他不就是那個了因和尚?”
旁人見他如此激動,紛紛湊近詢問。
“什么?越境敗敵?”
“蛻凡境竟能擊敗元丹境?這小和尚竟有這般本事?”
不知情者發(fā)出陣陣驚呼,而知情者卻道出更多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