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書信折好,放入錦盒中,對趙?道:“明日,我們便將這書信送往長城,告知彭君,趙家的心意,亦是天下百姓的心意。”
趙?似懂非懂地點(diǎn)點(diǎn)頭,他走到窗邊,看向遠(yuǎn)處的皇宮。
夕陽已經(jīng)落下,宮墻上的影子漸漸淡去,就像趙家數(shù)百年的統(tǒng)治,即將落幕。
但他記得祖母的話,要守住大宋的文脈,哪怕不再是帝王,也要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力。
長城之上,風(fēng)依舊吹拂著磚石,彭君抬頭看向夜空,繁星點(diǎn)點(diǎn)。他知道,禪讓詔書很快就會從臨安送來,新的時代即將開啟。
“夫君回去吧,臨安那邊來信使了!”黃蓉登上城墻,對著彭君說道。
“嗯走吧,我們?nèi)タ纯茨沁呍趺凑f!”彭君拉著黃蓉的就朝前走去。
等彭君踏入廳堂,信使雙手遞上錦盒:“將軍,臨安急信,謝太后親筆所書?!?/p>
彭君接過錦盒,打開一看,正是禪讓詔書。
紙上字跡雖顯倉促,卻字字懇切,既述說了趙家對天下的托付,也提及了對百姓安寧的期盼。
他將詔書遞給黃蓉,輕聲道:“謝太后倒是通透,知道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唯有能者居之。”
黃蓉快速瀏覽完詔書,眼中閃過一絲感慨:
“謝太后此舉,既保全了趙家最后的體面,也為新朝的建立減少了阻礙。我們當(dāng)如詔書所言,護(hù)大宋文脈,保天下太平,才不枉她這份托付?!?/p>
黃萱湊近一看,看到“愿將皇位禪讓于彭君”一句時,眼中泛起淚光:
“父親,您終于實(shí)現(xiàn)了當(dāng)年的諾言,讓中原大地重歸安寧。只是……”
她看向彭君,“謝太后與趙?,往后該如何安置?”
彭君沉吟片刻,道:“在汴梁或者臨安設(shè)行宮,讓他們居住。撥??罟B(yǎng),不干涉他們的生活,但也需派人暗中保護(hù),避免有人借趙家之名生事?!?/p>
“趙?年幼,若他愿意讀書,便請名師教導(dǎo),讓他做個安安穩(wěn)穩(wěn)的富家翁,不必再卷入朝堂紛爭?!?/p>
李莫愁聞言,難得贊同:“這樣也好。趙家雖失了天下,卻也得了安穩(wěn),總比歷代亡國之君的下場好上許多?!?/p>
此時,長城下的百姓們似乎察覺到了什么,漸漸聚集起來,有人高聲喊道:“彭真人,我們聽說臨安送來了詔書,是不是新朝要建立了?”
彭君走到長城邊,俯身看向下方的百姓,聲音洪亮:
“諸位鄉(xiāng)親,蒙元已退,中原光復(fù)。今日臨安謝太后頒下禪讓詔書,愿將天下托付于我?!?/p>
”我在此立誓,定國號為‘明’,年號‘啟元’,往后定當(dāng)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讓大家都能安居樂業(yè),不再受戰(zhàn)亂之苦!”
百姓們聞言,頓時歡呼起來,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長城內(nèi)外。有人舉起手中的農(nóng)具,有人抱著孩子,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盼。
彭君看著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百姓不過求得就是一份安穩(wěn)。
他握緊黃蓉的手,又看向黃萱、孫不二、李莫愁等人,輕聲道:
“新朝的路還很長,我們肩上的擔(dān)子也很重。但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定能讓這‘明’朝,成為一個國泰民安、萬邦來朝的盛世。”
眾人皆點(diǎn)頭,目光望向遠(yuǎn)方的星空,仿佛已看到了未來的繁華景象。
風(fēng)依舊吹拂著長城的磚石,帶著百姓的歡呼聲,也帶著新朝開啟的希望,飄向遙遠(yuǎn)的天際。
彭君取來筆墨,在長城邊的臨時案幾上揮毫。他字跡遒勁,將禪讓延后的緣由一一寫明:
“汴梁乃大宋故都,靖康之恥后久陷敵手,如今中原光復(fù),當(dāng)先修復(fù)此城,讓趙家禪讓之事在此落幕,既是對大宋的尊重,也是對天下百姓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