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臣的奏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飛遞入京。朝堂之上,當(dāng)永安縣以奇法抗蝗、保全一縣民生,尤其是獻方女子趙小滿拒受賞銀、只為全縣女童換取三年免丁稅的事跡被朗聲宣讀時,滿朝文武皆為之動容,繼而議論紛紛,多有贊嘆。
龍椅上的天子聞之,亦覺驚異且欣慰。于公,此女有大功于社稷,其法若推廣,必惠及天下,緩解蝗患;于私,其不慕錢財,心系弱小,情操可貴,正合儒家“仁政”之要義。尤其是“換取女童免丁稅”一事,雖略顯突兀,卻顯其悲憫之心與長遠(yuǎn)之見,堪稱巾幗典范。
“民女趙小滿,有功于國,有德于民,實乃百姓之表率?!碧熳咏鹂谝婚_,定下基調(diào),“其所在之‘立身堂’,教習(xí)女子立身之本,危難時更能挺身而出,護衛(wèi)鄉(xiāng)梓,亦當(dāng)旌表?!?/p>
于是,一道恩旨自宮中發(fā)出,快馬加鞭,再赴永安縣。這一次,帶來的不再是欽差的考察,而是皇帝正式的褒獎與榮光。
這一日,趙家屯乃至整個永安縣,都轟動了。
宣旨天使儀仗煊赫,鼓樂開道,一路直至趙家屯立身堂那簡陋卻整潔的院落門前。全縣有頭有臉的人物、四鄉(xiāng)八村的百姓,早已聞訊趕來,將現(xiàn)場圍得水泄不通。人人翹首以盼,臉上洋溢著與有榮焉的激動。
王縣令身著簇新官袍,率領(lǐng)縣衙屬員,早已恭敬等候。立身堂的婦人們,則在趙小滿、王二嬸、劉氏、春蘭等人的帶領(lǐng)下,身著她們最好的衣服,雖略顯緊張,卻個個挺直了腰板,目光清亮。
宣旨儀式莊重肅穆。當(dāng)天使朗聲宣讀圣旨,褒獎趙小滿“智勇雙全,慈心憫世”,旌表立身堂“懿行可風(fēng),功在鄉(xiāng)里”時,人群中不斷發(fā)出壓抑不住的驚嘆和喜悅的抽氣聲。
然而,最高潮的時刻,緊隨其后。
兩名宮廷侍衛(wèi)小心翼翼地抬著一件覆蓋著明黃色綢緞的物事,步履沉穩(wěn)地走到立身堂大門正前方。
天使上前,親手抓住綢緞一角,朗聲道:“陛下親賜金匾,以彰功德!”
話音落下,綢緞被猛地掀開!
剎那間,仿佛有一輪金色的太陽在眾人眼前升起!
那是一塊巨大厚重的檀木匾額,四周雕刻著精美的蟠龍云紋,正中央,是四個遒勁有力、金光燦燦的御筆大字——
“巾幗靖災(zāi)”!
筆力千鈞,氣勢磅礴!陽光照射下,匾額上的金粉和朱漆熠熠生輝,散發(fā)出令人不敢直視的威嚴(yán)與榮耀!
“巾幗靖災(zāi)”!
這四個字的分量,重逾泰山!它不僅是對趙小滿個人功績的肯定,更是對全體立身堂婦人、乃至天下所有在災(zāi)難面前不屈不撓、有所作為的女性的最高贊譽!“靖”之一字,更有平定、止息之意,將其功績提到了安邦定國的層次!
“懸匾!”天使高聲道。
在無數(shù)道目光的注視下,在那莊嚴(yán)肅穆的樂聲中,那塊沉甸甸、光燦燦的御賜金匾,被穩(wěn)穩(wěn)地、高高地懸掛在了“立身堂”大門正上方原本空無一物的門楣之上!
金匾落定,與下方略顯樸素的“立身堂”三字相映生輝,一種奇異而強大的力量感油然而生。仿佛這小小的院落,自此便有了皇權(quán)加持的護佑,有了不容置疑的正統(tǒng)地位。